|
|
发表于 2005-4-28 10:18:16| 字数 2,775| - 中国–江苏–南京 教育网/东南大学医学院教育网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请爱好者进入支持或扔砖)论IBM-TP,爱立信手机为什么经典!
版权归作者和51nb所有,谢绝转载 文笔不好请谅解!
我第一部手机是爱立信T20,当时看中的是待机时间强和可换外壳,感觉就是机子的功能特别多,比如工程模式可以查看很多信息,后来用了T28,T29,T39,T68(第一款采屏机),A3618等等,T39可谓我最喜欢的机型之一,虽然速度有点慢,但蓝牙红外,四级灰度,按键舒适,造型大气!
可后来与sony合并,由于我是忠实的日货抵制者,所以不能再买索爱的机子,虽然索爱的内核还是爱立信,但是那个sony这几个字 怎么看怎么别扭!!!!然后就是在网上不断的淘爱立信配件和了解爱立信公司的背景(后面附),发现知道越多就越喜欢爱立信的机子.
现在当很多人在我面前展示他们的彩屏鸡时,我会大大方方掏出我的T39,他说:XX哥,怎么还用老古董啊???(在朋友圈中我比较老,一般被称为XX哥)我会反问你的有蓝牙吗?有红外吗?都有啊,那操作系统开放吗?现在很多手机的蓝牙和红外仅仅是聋子的耳朵,摆设而已!!不能传主题铃声,图片,可能有机子也能做到相类似的功能,但是爱立信T39是什么时候就用这些技术的?
我崇尚技术,崇尚简单之美(这一点爱立信,IBM,PALM很相似)绚丽的东西看久了会腻,只有经典的东西会让会天天看也不烦!!!
什么是经典?
老《辞海》上说得最具有代表性:“一定的时代,一定的阶级认为最重
要的,有指导作用的著作。”
新版《辞海》对经典的解释是:最重要的有指导作用的权威著作。
记不清哪个名人曾经说过一句话,我的作品的寿命不要长,五十
年就够了。时间是检验“经典”的唯一标准,中国的“四大名著”,
法国的《羊脂球》,美国惠特曼的诗歌,早就成为永恒的经典了。现在我要说爱立信,IBM,PALM很经典,爱立信于1876年成立,是世界著名的电信系统以及相关设备供应商,在无线技术、网络系统以及互联网协议(IP)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IBM成立于1914年,总部设在纽约的Armonk。可以说年龄上绝对堪称经典,用老《辞海》定义,他们绝对可以说是权威的,在同时代有指导意义的,是让对手尊重和害怕的对手.
我现在还在用的手机一般是39和68,笔画可以盲打,呵呵,最大的希望就是哪天爱立信又收回自己生产手机,要不,我也不知道以后该用什么了。
下面看点爱立信公司的背景:
112年前的1892年,第一批“瑞典制造”的爱立信电话启程从欧
洲运往万里之遥的中国。 记得是到上海吧,呵呵,好象是2000部.
112年后的2004年,爱立信第一批中国研发并制造的3G/WCDMA
基站由中国运往欧洲。
爱立信是中国电信发展史上难能可贵的见证者和推动者之一——
—从1892年爱立信与中国签署第一个订单,并在两年后的上海交付
2000部爱立信电话开始,爱立信拉开了她与中国合作的序幕。
以爱立信,以信致远=成功
爱立信在中国走过的风雨历程中,“以爱立信,以信致远”一直
被看作是立身之本,而112年这个数字也足以诠释它作为生存根基的
力量。因此,“以爱立信,以信致远”是爱立信在中国最精辟和鲜明
的标签。
爱立信是最早一批积极投身中国发展的外资企业之一:
1985年, 在北京开设其在中国的第一个办事处;
1992年,与南京熊猫电子集团公司成立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ENC);1994年,成立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截止到今年6月,爱立信又在成都成立独资公司———爱立信无线技术(成都)有限公司。爱立信在中国已拥有5家独资企业、10家合资企业和26家办事处,为中国用户提供全套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
解读:第一=实力
100多年来,中国电信业发展历史上的许多个“中国第一”与爱立信有关:
1900年,第一部人工交换机投入使用;
1924年,第一部自动交换机在上海投入使用;
1987年,第一套移动电话系统在河北和广东开通;
2000年,中国第一套WCDMA评估系统完成测试及报告;
2001年,中国第一个WCDMA手机通话完成;
2002年,中国移动、数码通完成全球首次商用终端MMS跨运营商互通演示;
2004年,全球首次HSDPA现场演示在中国2004PT/Expocomm展会上完成。
因此,“第一”是爱立信在中国的另一个显著标签。而在这一标签背后,是爱立信对中国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
爱立信对研发的注重与投入业界知名,(这一点国企如联想要好好学习,要不联想只有把IBM做臭!!!!华为还可以)
2003年爱立信全球年度研发支出达到了销售总额的17%,而自2000年起,爱立信在中国研发领 域的投入也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
2002年,爱立信强化在中国的研发力度,爱立信中国研发总院成立,以有效地优化整合其在中国的研 发机构。此举大大提升了中国在爱立信全球的研发地位,继而中国逐 步成为爱立信全球的研发中枢和基石之一,很多核心产品的研发和生
产都转移到了中国。(如果没有爱立信中国的通讯业绝对不会发展这么快!)
爱立信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思文凯(Carl-Henric Svanberg)2003年6月访华时宣布:“从2000年起,爱立信在中国的研发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依照这样的速度,爱立信在中国的研发投资在2001年至2005年的五年内,会有5亿美元的增长。”
目前,爱立信中国有15%的员工从事研发,研发领域涉及GSM、WCDMA
和CDMA等移动标准以及NGN、宽带等技术,爱立信中国现在承担着无线网、核心网以及业务网络产品的研发,还包括在合资企业进行的研发活动以及与政府相关机构和各大高校进行的合作项目。伴随着中国电信产业的飞速成长,始终立于中国电信业潮头的爱立信还将在中国缔造更多的“第一”。
可惜,爱立信手机可能不被许多有购买力的国人认同,他们更看中外壳,或者反应等参数,也导致了在中国市场的失利,最后被可恶的日本人看到了机会!!愤怒
IBM 不用谈了,这里高手如云,我简单概括:
1\技术优势明显,常常把周边技术引入电脑行业,不象很多企业,只会制造概念!
想当时联想收购IBM,HP和DELL是弹冠相庆啊!!!
2\外壳简单,但大气(个人觉得很有男人味)
3\稳定,有个朋友在单位技术部,说过一句话,单位所有的机子都被他搞过,只有服务器没有,因为是IBM的,坏了也只能找技术支持,不感造次!
共同点,多次领导同行业标准,例如爱立信的蓝牙技术,ibm的指点杆
ibm 见识很浅,用过tp600 和e tp r40e(相对垃圾点) tp23 没了,感觉很好,我们家600用了5年了,一次没修过,被lp lb的水泡过3次,由于键盘防水,卸了电池.晒晒就继续了,而且p2 366的计算机能跑xp 很流畅不得不说nb(不是笔记本的意思)
时间很快就到11点了,还有就不说了,LP催我,顶了我接着写.大家也可以发发自己的看法,绝对是有感而发!!!
(稿子还未校订,抱歉,先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