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导航
查看: 270|回复: 1

【转贴】“元”来如此

 关闭 [复制链接] |自动提醒
阅读字号:

1万

回帖

3

积分

2万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1-16
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4-12-22 00:09:57| 字数 3,118| - 中国–上海–上海–浦东新区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元”来如此

对于中国和整个世界这几年来所经历的巨变,即便是简单的复述也很要费些笔墨。自从中国大陆开始走上现在这条经济高速发展之路,以其为焦点的各类争论就不曾稍有停歇。虽然争论的话题形形色色,然而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这些话题的中心惊人地一致:中国将人民币汇率固定在人民币8.277元兑1美元的水平。

对制造商们来说,事情很简单。中国的人民币是被人为低估了,中国大量的汇市干预行为以及中国央行(PBoC)积累起的巨额外汇储备就是明证。这使得中国大陆的工资水平按美元计算被人为控制在低位,从而有效地压低了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并导致发达国家的就业岗位向中国流失。如果中国央行不再操纵人民币汇率,而由市场力量来决定人民币的汇率水平,那么人民币将会急剧升值,从而推高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消除外国制造商所承受的利润率压力,进而保住其他国家的就业岗位。

对政府来说,事情同样简单。为了使全球经济能够持续复苏,美国需要减少其经常项目赤字,实现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美元大幅贬值,一是美国经济急剧衰退。过去几年中货币市场一直在试图推低美元汇率,但效果却并不十分理想。中国不仅是对美出口增长最为迅速的国家,它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几个本国经济增长潜力足以吸纳更多美国出口产品的国家之一;对美国来说,它需要中国大陆对自己少出口而多进口,而这就意味著要重估人民币汇率。

对学者们来说,也可以从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直接找到答案。如果哪个国家将自己货币的汇率固定下来,那它就失去了对货币政策和通货膨胀局面的控制,而这恰恰是中国所发生的情况。在2000-01年全球市场崩溃以后,流入中国的外资屡创新高。其结果就是,中国的银行开始撒开手脚放贷,投机性资产市场开始冒头,中国目前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已较2年前高出了6个百分点。中国政府一直在采取各种国内政策来减缓该国经济的增长,但除非使人民币汇率被固定这一基本问题获得解决,否则一切都于事无补。

对投资者来说,答案也很简单。美元汇率是靠中国来支撑的,而这种局面无法长久维持。中国央行在驾驭国内经济方面已感力不从心,再加上其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现已逼近6,000亿美元大关,为了减少外汇储备方面的损失,中国央行将很快放弃人民币的固定汇率。当人民币因此而升值后,多数其他亚洲央行也将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间事实上的联系汇率制。即使中国选择的是逐步改革汇率制度,如近期内将人民币与美元汇率挂钩改为让人民币与一揽子货币的贸易加权汇率挂钩,但这传达给市场的仍然是同一个信号:卖出美元。

这些说法听起来很有说服力,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们大多是错误的。事实上,分析得越深入,就越无可避免地会得出一个结论:人民币采取何种汇率制度真的无关紧要,或至少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重要。人民币无论是实行固定汇率还是浮动汇率,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人民币汇率政策都不会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让我们先来看看几个基本事实。如果你明天打开报纸,发现意大利决定恢复使用本国货币里拉,并将里拉兑欧元或美元汇率固定在较目前低15%的水平,你会怎么说?笔者猜测,多数人看到这一消息后都会挠挠头,然后得出结论说这不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实质性影响。无论如何,与全球经济相比,意大利的经济规模依然是相对小的,该国将货币贬值15%似乎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如果此言不谬,那为什么所有的人都盯著中国呢?毕竟,意大利1.2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已与中国大体相当,意大利达7,500亿美元的外贸总额也仅是略低于中国大陆的水平。而中期内人民币的合理升值幅度也就是15%了。

发达国家的制造商喜欢说,中国被人为压低的工资水平是它们在全球市场上迫在眉睫的威胁。但事实是,被人为压低的意大利工资水平对它们的损害要大得多。原因何在?因为意大利工业企业的从业人员大都分布在汽车、化工、机械和高科技等行业,而这些都是意大利与其富裕的邻国存在直接竞争的行业,定价方面一些微小的变动都有可能导致这些行业的订单从一个国家转到另一个国家。相比之下,中国出口行业的工人大都从事纺织品、玩具、运动产品和轻型电子产品的生产,而这些产业发达国家大都早就放弃了。

这一点可以从全球贸易数据中得到反映。中国每年对欧洲、日本和美国的出口以高达35%的幅度在增长,但亚洲对上述地区的出口却并未增长得那么快。亚洲在全球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事实上增长得非常缓慢,这意味著,工业化国家的消费者每多花1块钱购买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从亚洲其他国家进口的产品实际上就相应减少了。这并不是说中国正在出口市场上排挤其亚洲邻居,事实上,亚洲国家只不过是将其低端的加工和组装业务转移到了中国,对于那些供应给沃尔玛(Wal-Mart)或Tesco的亚洲出口产品而言,中国只不过是最后一道生产环节的完成地而已。

当然,低工资装配业务向中国大陆的转移确实在使中国受益,但这并不意味著中国政府正在操纵本国货币的汇率,以便最大限度地攫取竞争优势。实际情况恰恰相反;请记住,中国当初实施人民币固定汇率制的初衷是要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际阻止人民币汇率下跌。换句话说,人民币固定汇率制的实际效果是阻止了中国人的工资水平降得更低,从而避免了对亚洲其他低收入国家造成伤害。只是在过去2年中,人民币才开始感受到显著的升值压力。

中国的那些外汇储备又如何呢?过去 12个月中,中国央行的外汇储备增加了1,700多亿美元,大约每个月增加150亿美元。而中国央行这样做并非是受到什么要在手中积累巨额现金的疯狂念头驱使。央行每月150亿美元的外汇购买量恰恰是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所必须的美元购买量水平。只要中国维持其固定汇率制,央行就不得不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或购买市场上的过量美元,或在市场出现美元短缺时卖出美元。5年前,中国外汇市场上的美元供需是大体平衡的,中国央行因此根本不需要买进或卖出美元就能维持住人民币的联系汇率制。两年前,中国央行每月的美元购买量是40亿美元。自那以来,这一数量已经增长了两倍。

这吓坏了华尔街的许多交易商。中国央行至少将其三分之二的外汇储备用来购买美国国债或其他美元资产。在华尔街人士看来,如果中国允许人民币升值,中国央行就不需要购买如此多的美元了。即使中国政府在改革汇率机制方面采取前进步伐很小的渐进措施,例如,只是先改为将人民币汇率与一揽子货币的汇率挂钩,中国政府可能也会希望将其外汇储备转换为欧元和日圆等其他币种。无论中国政府采取上述哪种措施改革其汇率机制,都将意味著中国在减少对美元的支持,而中国目前似乎是支持美国消费者寅吃卯粮的主要力量。

这个说法很吸引人,但却可能存在误导。要想知道为什么,请问你自己一个问题:中国每个月新增的几十亿美元外汇储备是从那里来的?过去1年中,中国新增外汇储备的约半数来自投资组合资金,包括那些所谓的热钱。事实上,中国的银行和企业一直在将其海外资产向国内转移,或者将在海外市场借入的资金转移至中国大陆,它们这样做的部分原因是猜想人民币有可能升值。

但这意味著,私人机构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而中国央行在买下这些美元后又将它们输送回了美国。实际上,这些交易对美国市场的净影响是零!这自然是个过分简单化的解释,但却十分接近事实。尽管中国新增的外汇储备量十分可观,但中国对美元的实际支持却要小得多。

真的很难说中国人民币的汇率或中国的外汇体系对世界市场的走向有多么显著的影响。无论是在就业、贸易还是全球货币市场方面,中国都依然是个相对较小的经济体,它现在及在最近的将来都不会成为这些领域的主角。人民币无论是与美元继续挂钩还是脱钩,其实都是件无足轻重的事。

本文作者乔纳森·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系瑞银集团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元”来如此
®™我往往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如果你明白了我的意思,那你一定是误解了我

827

回帖

0

积分

2407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7-26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4-12-22 08:35:58| 字数 7| - 中国–江苏–南京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都这么想就好了
T40 14H    我是菜鸟…………
换了X60   还是菜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Comsenz Inc

GMT+8, 2025-11-7 21:14 , Processed in 0.063630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OPcache On.

手机版|小黑屋|安卓客户端|iOS客户端|Archiver|备用网址1|备用网址2|在线留言|专门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