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4-8-8 03:09:20| 字数 3,570| - 中国–云南–昆明 移动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说象北大青鸟这样全国知名的培训机构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其他那些资历更浅的机构或企业就更不用说了,真正可悲的是这些企业根本没有意识到真正的危机是什么,他们总在想采取一些不道德的竞争打垮竞争对手,而从没有意识到市场到底需要什么。这样的企业
如果说象北大青鸟这样全国知名的培训机构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其他那些资历更浅的机构或企业就更不用说了,真正可悲的是这些企业根本没有意识到真正的危机是什么,他们总在想采取一些不道德的竞争打垮竞争对手,而从没有意识到市场到底需要什么。这样能存在不得不说是我们IT教育界的悲哀。被吵的沸沸扬扬的培训机构——爱因森就是这样一家离谱的典型,我的朋友戏称为“哀阴森”。虽只是一句戏言但我觉的并不为过。他们对待一个销售冠军和一个上课最多的老师的态度,就象前者是亲生孩子而后者是捡来的。除了对外所吹嘘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广告外,他们什么都作不了。我和几个参加过爱因森培训的学员接触过,他们的共同感受就是:报名的时候说得比什么都好,上起课来比什么都糟,一会老师请假参加学校考试,一会机房检修耽误几天。试问一个连老师都没有工作用机的机构怎么去培养IT精英?有一天我听说爱因森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把学费整体提价5%,晕!这是不是在告诉人们以前教学质量不行是因为学费低现在我们要提高5%的教学质量?我恨不得替它撞强死掉。
如果说这些都是企业的特殊运作模式外人无权评判,那么所谓吹嘘的“美国教育集团”就让人哭笑不得了。当爱因森的离职员工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原来是从“外企”出来的不知他们会作何感想!
国际认证教的是外国的东西,因为国内和国外IT强国确实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我们要学习别人先进的技术,最终还是希望能产生自己的东西,而不是永远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但也没有必要非挂个“Made in USA”的旗号不可呀,不知美国人知道了又会作何感想,我想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会打心眼里鄙视我们。这种哗众取宠的行为说好听点就是崇洋媚外,搁过去那就是汉奸。
IT这个行业缺的永远是高层次的人,低层次的人太多太多了。而且绝大多数人都在进入这个行业前都有信心认为自己必将成为那个高层次的人。难道那些已经踏进这个行业的人都是傻子不成!如果大家都成高手都成专家,那么也就不存在高手和专家了。
7) IT认证培训的火爆的情形下,你应该保持一个清醒而冷静的头脑
从2001年开始到2002年,这两年的时间,整个IT行业处于一个深度调整时期, 中国的IT市场也相应的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但是IT教育与培训业务却取得了每年30%以上的发展速度, 这里谈谈我的理解与体会。
其实每个市场的启动与发展,都是与整个市场环境相关的, 市场的驱动力来自于客户的内在心理需求, 虽然IT行业面临一个调整阶段, 但有两点是我们必须看清楚的,中国的IT市场潜力还有太多未发展起来的方面,诸如企业信息化,行业信息化,电子政务,数据通信,无线通信等等领域, 而且从这点来看, IT行业仍然是各行业中薪水和待遇相对较高的行业,即使他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应该说是整个行业的调整,就业压力的加大驱动了整个IT教育与培训市场业务的高速发展.。
正是由于市场发展的速度加快, 导致了整个行业的不规范,培训机构鱼目混杂, 实际上很多花了很多钱拿了某个证书的许多人,并没有如他们所期望的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 拿到不错的薪水。我认为主要有一下方面的问题:
第一: 任何一个市场的发展,最终的驱动力量来自于消费者的内心需求, 某个商家只要能满足某个特定消费群体的心理需求, 他就肯定能抓住市场,赢得商机; 所以商家都在潜心研究消费者的内心深处, 进行关键的定位诉求,保健品市场,带有很明显的这种特征, 至于这个保健品是否真正能达到他的”诉求”, 就只有消费者最清楚了. IT教育与培训市场的发展也如此, 因为整个产业环境变化和就业市场的压力, 驱动了消费者去进行IT认证, 我们先姑且不管这些IT认证最终能否达到客户的预期目的, 但至少需求是存在于客户的大脑中了.
第二. 我们的调查表明, 大多数选择IT认证的消费群体,在选择是带有很大的盲从性和从众心理, 这些人并没有真正认真研究一下用人单位的需求, 比如,有很多在校的大学生考取某个IT证书,只是因为他觉得大学里没有学到什么东西, 想考个证书来增加自己的就业砝码, 想在他就业的时候,向用人单位证明一下:他在校期间学了什么. 但他却没有想一个最关键的问题,这个证书是否真正有用? 反正是不管有用没用, 先给自己一些心理安慰. 我们发现的一个问题是: 在校大学生很少能够真正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去想想问题, 然后决定一下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备战就业.
第三个问题涉及到一个教育机构,尤其面向IT领域的教育机构,他的总体运做思路和竞争战略的问题, 这个机构是否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来进行思考, 他们的用人逻辑到底是什么? 他们真的是看某个应聘者的证书? 还是在用人的时候更加注重从从业经验来做判断, 其次是,现实中,真正的就业困境到底在哪里? 最后是IT教育机构如何设置自己的课程来满足用人单位对“IT人才”的“核心需求”。
8) 为什么计算机相关专业大学本科甚至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
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以前IT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时基本上是“皇帝女儿不愁嫁”,但是,我们看到已经有太多的学生,他根本找不到工作.
确实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社会问题,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一方面跟我们目前的传统教育体制的过分滞后有相当大的联系,另外一方面,整个就业市场的供过于求也是重要的因素。就拿大学生想在IT行业就业来看,就值得我们深思,我们整个传统教育过程中都过分重视“学习知识,考分数”,这种思维模式的引导,使得学生一直转不过这个弯来,我们的学生知道毕业前还是习惯于听老师讲课,自己将来考试过关。目前许多学生非常热衷于某些IT认证类的考试就说明了这种思维模式的延伸,在学生的头脑里总有这么个概念:你看我在校考了这么多证书,你应该考虑给我一个就业机会吧。但实际上,我最想和在校大学生说的一句话是:请你们争开眼睛,好好看看用人单位都在怎样的用人,尤其想从事IT技术工作的大学生,用人单位真的不是很关心你到底学过什么东西,他只关心你到底做过什么? 当然,说到这,我们不能将这种东西归责与我们的学生,应该说是我们整个教育系统有相当大的弊端在里面。
9) 我对于参加计算机培训,尤其IT国际认证培训的建议:
1. 不要相信任何证书,任何证书都不会让你找一份软件开发工作,现在大部分公司很现实,他只关心你是否做过和自己公司相类似的工作,这是他考虑的80%的因素,其他的因素才是类似专业背景,学校,个人软性素质,沟通技巧和学习能力等。
2. 如果你没有需要的基本技能,你可以到一些培训机构去学习这些基本知识,但是,如果你自学能力可以的话,我建议你自己学习这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然后你再找一家真正能够让你实践的培训机构。
3. 如果你具备从事相关工作的技能,但目前仍然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的话,那我告诉你问题的症结:你没有从事一个大型项目的工作经验,去找一家能提供这种级别的实践机会的培训机构吧,毕竟这几年,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和几年以前已经今非昔比,这并不是说市场不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人才了,而是,现在没有多少公司愿意为没有“工作经验”的新人提供工作机会并承担一定的“跳槽风险”了。
4. 不要被培训机构的市场营销与商业吵作所迷惑,如果从“找到工作”的角度来看,能否实质性的给你带来一些东西,是选择的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5. 尽可能在培训机构里申请试听几节课
6. 不要听信任何的“品牌吵作”,本人对公司的媒体宣传,市场策划,公关活动等都有过比较深入的接触,其实有些事情,比如说有些培训机构,他们应该坚持“宁可不说,不可胡说”的,但你发现目前有多少培训机构他“不胡说”?,但我相信一点, 一些做事浮躁的培训机构,他是能够在市场上一时风光的,但我相信这种靠“吵作”来赢得市场的行为,是不可能长久生存下去的。
7. 一定要认真研究一下,这个培训机构是否有真正有经验的老师来讲课,不要被一些培训机构所阐述的“讲师背景”或“公司背景”(比如挂靠某个知名学府或单位)所迷惑。如果你还听到某个机构在说:聘请某名牌大学教授等字眼,我劝你趁早将你的钱袋子收紧些。
后记:
“我是社会养活的宠物还是废物
苟且的活着是我的权利还是义务
别看在学校一个个人五人六
书到用时方恨少心里有数”
这是一个东北大学生自己写的一首歌中的其中两段歌词,我也说不清楚为什么把它放在这,只是它从脑子里突然浮现出来。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赞同我的看法,我只是觉得该是说些什么的时候了。
如果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偶深感欣慰。如果你觉得狗屁不通那也没必要放在心上,偶才疏学浅,不用和我一般见识,一笑了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