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导航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5688322

【转帖】广本“婚礼门”事件深入调查:雅阁是否有安全隐患?

 关闭 [复制链接] |自动提醒
阅读字号:

1471

回帖

0

积分

3244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8-2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05-6-28 00:33:01| 字数 3,592| - 中国–江苏–泰州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重量级的波罗让人心定神闲

重量级的波罗让人心定神闲

4月15日,是我经过了两个月的驾校学习,顺利通过了小路考和大路考后拿到驾驶证的日子。当快递把驾驶证送到我手上时,我的心中充满了学有所成的成就感和即将登位(驾驶座位)的自豪感。
接下来的日子,我的身影时常忽悠于汽车市场、各品牌专卖店。或请教于我结识的媒体朋友,或浏览徜徉于报刊杂志及网络版面,为我即将迎娶进门的“爱车”进行一番刨根究底的“性价比”考察,不如此,就对不起我将为之付出的十几万元。经过甄选,上海大众的波罗和广州本田的飞度进入我的视野,我决定,就在这两款轿车中选定一款。
飞度的油箱的位置让人心动过速

几乎所有轿车的油箱,都无一例外地被设计在轿车后座位的左下方或右下方。这样的设计,我想是汽车诞生百年来经过无数次试验、实践后的最佳选择。即便称不上金科玉律,方便和安全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当我从太平洋汽车网的试车报告中得知飞度的油箱位置被设计在前桥和后桥之间的驾驶座位下方时,在惊叹日本人的奇思妙想之余,不由得心动过速。汽油是易燃品,是危险品,汽车进入加油站加油时,必须熄火;同时,车内车外的乘员吸烟是被禁止的,由此可见,汽油所潜伏着的可怕后果让人不敢掉以轻心。而飞度的油箱位置的设计如此创新,其着眼点在哪里呢?试车报告说,飞度的轴距只有2450mm,在这么短的轴距限制下,要为用户提供足够大的空间,让人感觉尾箱空间得到拓展,只能如此安排。原来,飞度在创造紧凑型轿车中的最大空间纪录时,竟以忽视安全性为代价的特例设计。这种本末倒置的设计思路,无疑会让人始终处于一种惴惴不安的状态之中,汽车是高速代步工具,万一发生碰撞,油箱着火,车内乘员不被撞死也可能被烧死,这岂不是将飞度的用户架在火山口上吗?

同样在这篇试车报告中,波罗中规中距的油箱位置设计,让人产生一种可靠、值得信赖的安全感。安全和品质是波罗的两大卖点,ABS、双安全气囊、前后盘式制动、前座带燃爆式卷收器的安全带和后座三根安全带作为标准配置,为防止碰撞对乘员的伤害,方向柱和踏板设计为可吸能的断开式结构,4个车门均有强度很高的防撞杆。在后悬架的设计上,严谨的德国人坚持使用扭臂梁式的半独立悬架,而非目前流行的多连杆式。这种半独立悬架具有结构简单、通过性强、容易控制等优点,它在欧洲NCAP测试中,成为唯一达到4星级安全标准的同级别车型。

重量级的波罗让人心定神闲

上海大众专卖店的销售员介绍波罗时,他们大都会这样介绍,在同级别的紧凑型轿车中,波罗的自身质量达到1167公斤,无车出其右,首屈一指。这要归因于它的车身钢板厚度为同类车中最厚,静态刚度达19000Nm/度,且双面镀锌,可保证12年不锈蚀,车身的动态和静态刚度达到了帕萨特的水准。

正是由于波罗的自身质量最重,才让我感到心定神闲。在城市如潮的车流中,对于我这类新手而言,将来上路磕碰是难免的,盔甲般的车身意味着安全性能同比而言是最好的,而且,波罗1.6升的发动机排量足以驱动它每小时可高达180公里,当然,等到我今后可以驾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不会去刻意证实波罗的技术参数,安全第一嘛,况且,时速120公里已为高速公路规定时速的上限。

在广州本田的专卖店里,销售员曾向我大力推介飞度的空间优势,而网友们最不满意的飞度轿车“钢板薄、油漆薄”这一致命弱点,他们真诚地以油耗低的优点来加以遮掩。诚然,飞度的百公里油耗,不论是参数表上所列,还是用户在实际中使用,飞度的油耗是同类车中最低的之一。在近几年的油价不断上扬的背景下,低油耗确实是私家车用户比较看重的一大因素,但我以为,血总比油贵呀!如果以一年少花一些汽油费的使用成本,却有可能以血的代价来做抵押,这之间的等号是怎么也划不来的。

飞度和波罗谁将承载得稳我的生命之重

轿车,在为人们提供快捷的速度、舒适的享受之前,能否最大限度地保障生命的安全?作为本本族的我,对这一点尤为看重。各类媒体上的产品介绍文章,不外乎罗列一些ABS、安全气囊等耳熟能详的安全装备,究竟飞度和波罗谁将承载得稳我的生命之重?就在我不知所从、难以定夺的困惑之时,一位老朋友送上了两篇关于飞度和波罗的碰撞报道。

报道一,铁板很薄,气囊打不开,飞度首度撞车。时间是2003年10月24日,媒体是www.chinacars.com。该报道文字简洁,照录于下:这车只撞了路边的波形板,并没有其他车撞它,它撞了波形板之后,甩尾后又撞了。

从图片看,气囊没打开原因有二:1、如果碰撞时速度很高,说明飞度在气囊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气囊不能及时打开,对飞度的安全性大打折扣。2、如果碰撞时车速不高,气囊不打开。驾驶室没变形是正确的,但速度不高的碰撞,居然能让车头车尾有如此大的扭曲,那这车的安全性更值得怀疑,如果换成高速碰撞呢?那时是否连驾驶室都严重变形了呢?如果是这样,气囊还有何用!脑袋可能已经被夹扁了。这例子说明飞度在安全性的设计上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买不买随你。

报道二,媒体是《新闻晨报》,时间是2003年9月29日,该报道原文较长,摘录如下:昨日上午,在安亭的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百余位记者、专家一起直击了惊心动魄的POLO(波罗)撞车试验。三厢白色波罗以50公里的时速,呼啸着撞向2.5米厚、400多吨重的碰撞墙。碰撞后,波罗立即回弹,稳稳地停在牵引道上,专家观察室沉默了两分钟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从4台高速摄像机回放的镜头中可以看到:波罗车体前盖部分已变形,挡风玻璃有些微裂纹,但车门都能自如打开。安全气囊在20毫秒内打开,车内假人受到安全带的缓冲保护,在气囊打开后,头部才撞到气囊上,并两次被弹回。专家称赞说,实验证明,波罗安全性无懈可击。

在读完这两篇报道之后,我不再犹豫。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安全才是最重要的,虽然波罗比飞度贵了万余元,但铁的事实告诫我,驾驶波罗,要比驾驶飞度在安全性上更有保障。

关于汽车的概念,欧洲人想的是我用它横贯欧洲不能有问题。美国人想的是我从美国的东海岸开到西海岸它得好使。而日本人在回答中国人责问为什么使两年以后哪哪都是毛病时,是这么说的:“在日本,你就是天天住在车上,一年也就跑一万公里。谁能想到你一年就跑五万公里!日本人开3年就换车了,你非得开15年,你怨谁?”
  
欧美人发明汽车是从人的需要出发,从无到有的想象、钻研。日本人学做汽车是为了赚钱。所以他把别人有的拿过来琢磨怎么做的更便宜!日本车打入美洲市场是能源紧张,油价上涨的70年代。――他最省油。
  
大家知道车怎么能省油么?――车轻!(风阻系数并不是最根本的因素,因为风阻系数的作用是与速度有关的。)为什么在日本车迅速占领市场的时候,欧美人(特别是德国人!)却不生产同样省油的廉价车与其竞争呢?是因为他们作汽车的目的不一样!!!
  
德国人在想让汽车轻的时候想的是把钢板换成铝合金,这一下成本高得吓人!日本人在想让汽车轻的时候直接把2个厚的钢板换成0.8的。结果是既降低了成本又省了油!!!
  
德国人真的没想过这么做吗?真个这么笨吗?德国人真的没想过这么做!但却绝不是笨蛋!!!

前面说了,因为生活的地理环境不同,造成了二者对汽车概念的理解不同,又说了二者造汽车的目的不同。结果造成什么直接的结果呢?举个例子:两个人各自开着日本车和德国车以同样的速度撞墙,50公里的时候,日本解说员对驾驶员说:“你看,这是最新科技:发动机下陷技术,保证不会进入驾驶室造成对驾驶员的伤害;这是利用塌缩吸能原理制造的三级吸能结构,确保其通过充分变形来吸碰撞能量以保障驾驶员的安全。”(车已经报废了)。德国的解说员只对驾驶员说了一句话:“看,没问题。”然后是时速100公里,撞完之后德国解说员不好意思地对驾驶员说:“对不起,您的车报废了!”日本解说员大声对驾驶员骂道:“活该你死,开这么快,你还敢撞墙?”
  
德国人想的是要把发动机室做坚固,以确保在可能出现的事故中尽量把车的损失减少到最小。而为了人的安全要把驾驶室造的更坚固,以确保在车的损坏不可避免的情况下,还能保证人的安全。
  
日本人想的是为了节约成本把驾驶室做的越薄越好,只要能保证发动机室比驾驶室更不结实就行――这样就不至于直接把人撞死(安全碰撞试验能过关)。而这两辆车带给人的直接区别是:日本车每百公里省1-2个油,每开出一万公里,日本车少花几百块油钱――前提是别有事故,因为一有事故,日本车用于修车甚至换车的综合费用要比德国车高很多。(不要只看到德国车的一个保险杠是日本车的几倍,德国车需要换保险杠的时候,换成是日本车可能已经报废了!)
  
想一想你买车花了多少钱,你每年能开多少万公里,你就知道省这点油钱对你有没有意义!而多花这点油钱对你有多大的好处!
  
人要学会自爱,要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就像日本人为了保护自己的森林资源,一定要从中国进口一次性筷子一样。日本人为了赚取更大的利润,是尤其不会在乎你中国人的死活的!!!
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QQ:338029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1

回帖

0

积分

3244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8-2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05-6-28 00:34:27| 字数 3,829| - 中国–江苏–泰州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它]对日本车的分析(转自:新奇军)

大多数的日本车的价格比欧美车的价格高同时不省油,只有一少部分省油车是因为这款车很小,如丰田威驰,如果同排量车相撞的话,小车要比大车的安全性差。另外要值得一提的是本田的VTEC发动机是可变气门发动机,在低速时省油,而在高速时比目前的所有同排量的不可变气门发动机都要费油,并且噪音大、震动大,所以就会存在本田的说明书省油而实际费油的现象,以及人们在本田车上加装静音或隔音装置的现象,因此我说的是用欧美车不仅结实耐用,而且当你的车比日本车费一点油时,你是在为你的生命和安全在买保险,如:林肯车与丰田车相撞,林肯车要安全得多,同时地位和档次也不一样。以下我再通过实例和事实来说明不买日本车的理由。

就目前来说,中国国内有很多家日本汽车合资企业,这其中就有丰田、日产、三菱、本田、马自达等,其中广州本田系列2.0~3.0的排量为20多万至30多万不等,雅阁系列和奥得塞系列,以及10万元以上的飞度系列9.98万元~10.98万元,丰田威驰系列从12万元~17.5万元不等,以及花冠系列17.5万元~20.38万元。日产的阳光和新蓝鸟系列以及帕拉丁系列都是20多万元左右。马自达M6的价格也为21.88万元~26万元,三菱帕杰罗的速跑也是29.9万元。

我们再来看看以下欧美车的系列。具有百年品牌的别克系列也是从20万至30万不等,而质量可靠的大众的帕萨特系列也不过是20万左右,我们知道着重汽车安全设计的先导者有沃尔沃和雪铁龙,而雪铁龙的塞纳2.0也不过18万左右,同时具有百年品牌的另一个美国品牌福特蒙迪欧2.0,此款车据说在汽车的发源地欧洲是最热销的车型之一,而且全部是美国散件组装,也只不过卖个23万元左右,而福特嘉年华只有8万元左右却也很少有人问津.

再从越野车说起,北京jeep2.5只卖13万元左右,要知道越野车是美国在二战期间创造出来的,在我们国家的词典中吉普车就是越野车,它是来源于美国克莱斯勒的jeep越野车的译音,而它却受到中国人的冷落,让我们看一看三菱帕杰罗速跑和本田CR-V和帕拉丁哪一款的车不是20多万元,有些人会说北京jeep是老车型,它们却是刚刚上市,那么大切诺基又怎么说呢,据说大切诺基的销售价格应该卖到70多万,由于中国人的误解以及种种原因,价格被定到了50多万元,很多中国人识货的人并不多,有人会说美国的大切诺基贵,也就是美国车贵,其实不言,要知道帕杰罗和帕拉丁和本田CR-V以及丰田的陆地巡洋舰与大切诺基比并不是一个档次和同一个级别的产品,风格也不一样,另外还有沈阳的金杯通用的雪佛兰系列“开拓者”中的一款车才卖到17万元左右,要知道美国的雪佛兰“开拓者”等系列在美国和欧洲都是销量看好的车型,难道美国人和欧洲人都是傻子,还是他们没有中国人精明,我认为非也,有些人说日本车在美国和欧洲卖得都特别好,要让我说这是一种误解,我来向你们说一说为什么日本车在美国卖得还可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个是美国有很大的购买群体是留学生和外来移民,以及美国的穷困人群(因为美国也有穷困人),由于他们只有很少一部分的钱,不考虑身份和地位,但是作为一名美国人又离不开车,而欧洲车贵且名牌多,所以只能首选日本车,等待以后地位和身份改变了之后再换美国车或欧洲车,要知道真正的美国人以开美国车而自豪,再加上美国政府又大力地给予了日本汽车业的特殊照顾,从而成全了当今的日本汽车业,要知道日本丰田汽车的一半以上的利润来自美国。

另外我要说的是美国的三大汽车厂的产品大部分还是销售在美国本土,同时销量也远远超过所有日本汽车在美国销量的总和。让我们再说说日本车在欧洲的表现,据统计在欧洲日本的所有汽车在上世纪80、90年代之间有一个销售高峰,后来一直至今业绩不佳,并且欧洲的汽车市场也是所有日本汽车厂商最头痛的地方,其主要原因就是在上世纪80~90年代,日本车以价廉物美的广告和造型打动了一些欧洲客户,结果欧洲用户用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日本的汽车虽然比欧洲车便宜,但是性能和耐久性却比欧洲车差了许多(因为欧洲人用过太多的汽车也能知道汽车的好与坏,日本车是蒙不了欧洲人的),就连欧洲汽车协会的主席都在说,日本生产的汽车质量正在接近我们欧洲汽车的质量,我想对于他来说他绝对能够知道哪个国家生产的汽车好与坏,为什么中国人对日本车情有独钟呢,原因是中国人早期生产的汽车质量太差,最早让中国人看到的所谓好车是大批量进入中国的日本汽车,这让中国人大开眼界,有些人无知的说日本车世界第一,让我打个比喻解释一下这一现象,我们国家的用户就像小学生,而日本车就像是小学老师,而欧美车是我们的大学老师,小学生在上小学时会认为我们的小学老师最伟大,直到他们上大学之后,才发现小学老师并不是知道得最多的,当小学老师把一个字写错或读错时小学生也是认为对的。

据有关资料统计,日本的所有品牌(包括丰田、日产、三菱、本田、马自达、五十铃、大发等)2001年在欧洲的销量不如德国大众一家在欧洲的销量,只与法国的百年品牌雷诺的销量的10.4%相当,其原因主要是世界名车尽在欧洲,所以日本车蒙不了欧洲人,欧洲车是各具特色,并且欧洲没有美国那么多的外来移民,以及欧洲各地也不像美国政府那样照顾日本汽车业。

让我们再讲个真实的笑话,以前我家门口有一条马路的支线,有一天有一列结婚的车队从门前路过,邻居们就在路旁观看,其中一个带小孩的邻居也在看,当这一队婚车慢慢开过之后(全部是各种轿车),后面跟着一辆运货的拖拉机,孩子的母亲问小孩说:“儿子,哪个车好?”就看那个小孩用手一指那个拖拉机说:“这个车好。”逗的大伙是哈哈大笑。我们笑小孩的无知,是因为我们这些大人知道拖拉机和轿车的价格,但是小孩不知道它们的价格,他只知道他喜欢拖拉机的外型和它的声音,这说明了这些大人们能从外型来分辨车的种类和等级,如果让他们更进一步地来分辨汽车的品牌,他们也会分辨不出好坏和等级,这也说明了我们不要被日本汽车的外型所迷惑。

从质量来说,我们从夏利与桑塔纳、富康或捷达比,夏利比桑塔纳的质量差多了,这说明日本车比欧洲(德国)车差多了。因为夏利的原型车(厂商)是日本的大发汽车公司,而捷达是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往下就不用我说,只要略懂一点车的人都说:夏利车是特别囊,而捷达却是特别耐用,其实早在十几年前当时人们还不知道夏利的质量时,我与一位正在修理夏利的二佰伍修理工闲谈,我试着问他夏利好还是桑塔纳好,这位换件工(所谓的修理工)说夏利好,我问为什么,他说夏利是日本车(言外之意,日本车比德国车好)。可见人们盲目崇拜日本车到达什么程度,修理工都如此,何况老百姓了。以下用例证和实事来说明日本车的质量。

日本三菱的帕杰罗的刹车油管事件(设计问题),帕杰罗挡风玻璃在高速时破碎把人吓死事件(质量问题),美国的消费杂志做过的试验证明,帕杰罗在高速转弯时容易翻车以及中国很多帕杰罗翻车的事实(设计问题),原因是三菱帕杰罗为了追求造型美,把它设计得比其它越野车车身高而忽略了安全性。我们知道,越高的物体运动时越重心不稳。各位朋友可以看看切诺基和雪佛兰SUV以及越野车中的劳斯莱斯、英国的陆虎都不把车身设计得很高的主要原因,还有丰田的霸道在高速公路行驶时后车轴断裂事件(质量问题),还有五十铃的转向部件磨车体事件(设计问题),三菱大货T850的后桥断裂和发动机易损等各种事实(质量问题),丰田跑车在沈阳撞墙之后安全气囊并未打开事件(质量问题),以及早期的本田雅阁不叫雅阁而叫阿科德,早期的阿科德在欧美人们把它叫做事故车,因为这款车常常翻车,原因是本田公司把这款车的速度提上来了,但是稳定性和安全性他们却做不到,所以常发生翻车事故。

再就是本田汽车的VTEC发动机所带来的噪音是世人皆知的,有些外行人把本田汽车加装了隔音装置,还无知的说自己的车有隔音装置,他哪里知道他的本田车再加装了隔音装置之后,才能达到如别克和奥迪没有加装隔音装置的静音效果,真是外行如“大头”。据本人了解,中国人对待本田汽车还情有独钟,主要原因来源于人们早期使用的本田摩托车。我想说的是本田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告商,他们每年投入的广告费用要比美国的通用投入的广告费用还要多,如本田公司会跳舞的机器人以及本田公司的太阳能汽车以及世界摩托车大赛的冠军夺取,其目的就是让人们误认为本田公司拥有最尖端的高科技领域,能够领导汽车技术新潮,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日本汽车公司不像欧美汽车公司那样卖车就是卖车,他们在卖车的同时还创造出一种气氛,就是让人们误认为他们的车快还省油,这个部门只有日本本土的厂方设有的部门俗称(蒙人部)。本田公司经常会花巨资购买其它厂家或某研究部门生产出来的尖端产品,经过交易打上自己的HONDA来骗取民众,同时还经常发布虚假信息。

有证据如下,在德国大众生产出三升路波的柴油轿车时,本田和丰田几乎同时向全世界发布他们生产出来了百公里油耗三升的汽油轿车,其目的就是让中国人认为只有日本的车才是最省油的,这个地位不能让别的厂家取代和改变,否则他们的销量将会大减,另外日本丰田和本田为了提高自己的档次,竟然让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加了他们的蒙人行列,如本田生产的燃料电池SUV车则是“小泉”的专用车,其目的就是为了改变本田汽车没有豪门使用的历史,因为日本首相坐尼桑(如德国总统坐大众、法国总统坐标志、美国总统坐凯迪拉克、英国女王坐宾利或劳斯莱斯等现象)。
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QQ:338029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1

回帖

0

积分

3244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8-2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05-6-28 00:35:15| 字数 3,819| - 中国–江苏–泰州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国家以前的国宾开路摩托车竟用的是本田650,要知道宝马摩托车才是世界很多国家元首的真正开路车(除本国有能力生产国宾开道车),这种现象是给本田做的最好的免费广告,我认为就是本田公司白给摩托车和给钱的情况下都不能这么做的,这可真让外国元首笑话,几年之后换了宝马850摩托车。另外还有在中国北京某国家重要机关竟然采购100辆广州本田作为迎接宾客的专用车,再次为本田做了免费的广告,我认为就是白送也轮不到广州本田的头上,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本田的一贯作法是把美国的哈雷或意大利的度卡迪摩托车打上自己的本田商标去参加世界摩托车大赛,采用一群狼的方式来夺取世界冠军,通过夺冠来骗取民众的购买力,要知道经典摩托车已成定局,如太子车是美国的哈雷,开路车是德国的宝马,赛车是意大利的度卡迪,旅行摩托车是英国的凯旋(日本的直列四缸也是仿照此车),我警告日本本田公司,你们现在摩托车世界老大的地位是捡来的,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二战以后和80年代以前的摩托车行业是强国家不愿意干,穷国家干不了的行业,所以让你这个亚洲的日本国捡个便宜,但是你们要想拿F-1的老大,那你们是做梦,因为这个行业强手如林,你小日本车再想捡这方面的便宜那是不可能,他们不会给这个机会,有可能你们偶尔会捡个冠军,但是你们不会也不可能像摩托车那样别无对手,本田的最终结果是露馅,并且落得身败名裂,如在2003年的F-1的大赛中本田的F-1赛车出现了12次的爆缸现象,有人说本田摩托车某某人用了多少年从来也没有坏过,而国产车不知修过多少回,我承认日本摩托早期时确实比国产车质量好得多,但是这只能说明,日本车达到了一定的质量标准,如ISO9001,另一方面,也是这些人保养的好,例如他们换好得机油,换好的零件,坏路不跑等,曾经有这么一个人把日本摩托车保养得确实好,就像新车一样,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就是借媳妇也不能借别人摩托,可见保养和爱护是日本车耐用的主要原因,另外本田汽车还会选时机发布虚假信息,有一次奔驰刹车油管事件之后,奔驰不同意换车,而本田却在这时发布了召回广本汽车点火有缺点的新闻,其目的就是让人们认为我们比奔驰的服务还要好,为什么说他是骗子,本田比奔驰更可恨,因为本田的点火毛病他们本田自己早就知道,只是不对外公布,为什么早不召回,晚不召回,偏偏在奔驰事件出现之后他们才召回,其用意可想而知,本田汽车骗人的技术已经达到把狗屎打上本田商标,中国的傻子消费者也会排队购买的,很少有人知道本田汽车在欧美是最没有地位和没有钱的人才去购买,而一些中国人却把它当“宝”开,我认为本田雅阁应该与中华是同一档次和价位,因为汽车是艺术品,既然是艺术品就应该讲究个名人设计,中华是意大利名人设计的,而且中华的造型比本田美,中华的速度与本田差不多,中华的油耗比本田(手动)省,中华的安全性比本田好,中华的发动机是日本三菱的发动机,与本田雅阁的本田发动机属于同一档次,本田虽然是日本品牌,但它不是世界名牌,它是日本本田设计的,远不如世界顶级设计大师乔治•亚罗设计的好,中华虽然是中国品牌,但却是出自名人之手,而且二者都是采用日本发动机,所以他俩的档次和价位应该相当。

从造型来说,现在的欧美车已经着手汽车的外型设计,并且实力要比日本车强,如通用的别克,福特的蒙迪欧,大众的帕萨特、宝来和奥迪,而本田的新雅阁和日产阳光像个乌龟壳,而本田的飞度和夏利2000像个大头鞋。另外日本汽车常常以专为中国人设计来蒙骗中国人,如本田的飞度、雅阁以及丰田的威驰等,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其产品在中国卖高价,想一想,朋友们,如果不是打着专为中国人设计这一旗号,而是把在日本就有的车型引进到中国来再卖高价,中国人就会发现在中国生产的日本车比来自日本的原装车的价格还要贵,所以骗人的日本车常常把汽车略加修改,加一点所谓的配置,再在中国高价销售,再打上专为中国人设计的旗号来欺骗中国人,这是日本人的一贯做法,所以从以上各个例子来看,日本车造型不美,价格不便宜,质量不耐用,也不省油,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日本车的价格会暴跌。

因此为了您的利益,为了民族的利益,请各位朋友不要盲目跟风。本田汽车的利润最大、骗局最多,就连美国某企业的一位高官也曾经说过:日本的汽车要数本田汽车最有个性。什么是个性?我看就是变相的骗人!举个例子,如本田摩托车100S,当人们挂上一档,猛加油门时,这个车加速特别好,如果车后面再坐个人,摩托车有可能站起来,而到了四档后这个车的加速和极速就很一般了。本田雅阁也是如此,在0~100公里/小时的表现很好,而到了三四档的速度时,表现就不那么优越,他们为什么这么设计,就是让人们认为本田车有力、速度好,说白了他们把车低速的变速比加大,顾此失彼,所以高速时就表现一般了。因为他们知道,人们经常进行低速行驶和进行急加速,而高速时人们都很少有机会用,就像有两个人分100元钱一样,如果一个人分多了钱,另外一个人肯定要少分钱是同一个道理。

另外我要说的是宝来1.8T,它的加速比任何一款2.0~3.0的广本雅阁的加速性都要快,还比它们省油,极限速度也比他们高,质量也比它们强。还有一个有力的事实说明,日本车的设计水准并不行。因为日本目前最好的车是凌志汽车,而它是由意大利人设计的,我要问一问日本的汽车技术人员,你们的技术力量这么强,怎么最好、最高级的车是意大利人设计。有一个现象是在高速公路上日本本田和丰田车常常是超过其它车,这不能说明它们的车快,只能说明这些司机常常把油门踩到底了,如果开欧洲车的司机你们也把油门踩到底,速度不比他们差,我认为同排量的欧洲车几乎可以超越所有同排量的日本车,而且安全性要高于日本车,如捷达王1.8、帕萨特1.8T、宝来1.8T、奥迪1.8T、和塞纳2.0的极限速度都高于本田雅阁2.0,而且本田雅阁还是可变气门的VTEC发动机。

第三个问题我们再谈一谈日本车到底省不省油。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就出现日本车省油这一错误的观点,原因是中国的所谓汽车专家不懂车。我们知道决定汽车省油有四大因素:第一,车的重量;第二,排量;第三,设计先进;第四,进排气的开启时间和点火时间。当时的日本车省油的原因是他们设计不出大排量的豪华轿车,普遍为小排量车,如夏利、奥拓等车型,他们与美国的凯迪拉克和奔驰车比肯定省油,原因不是他们车设计先进,而是他们的车小、排量低,如今同排量、同等重量的日本车与欧美车(1.6升以上)相比不但不省油而且费油。另外我们通过下面的实例来说明即使个别日本小排量车比欧美车省油也不能买的道理(省的油钱不够修车)。

以塞欧、羚羊和夏利2000为例,它们的油耗分别为百公里5.1、5.0和4.9,即百公里的油耗相差为0.1升、每千公里差1升、每万公里差10升、每十万公里差100升,我们知道轿车如果开到10万公里就得大修,而10万公里相差的油钱为100×3.26=326元钱,想一想,朋友们,如果你们选的车省油而质量不行,326元钱远远不够修车的,如夏利10万公里早已零散了,远不够修车的,而捷达和富康这种车虽然费一点油,但是人家这种车10万公里几乎不用修,我的观点是省的油钱不够修车的,所以这种车是不能购买的。另外汽车的安全性也不一样,也就是开日本车的司机被撞死的几率要大,此外档次、地位和挣钱额也不如欧美车,使用寿命也不如人家,到最后汽车报废时夏利的价格为2~3千元,而捷达却是1.5~2.0万元,算来算去怎么也是使用欧洲车划算。

另外汽车百公里油耗的60公里/小时与90公里/小时的等速油耗是不一样的,日本车往往把60公里而不是90公里的等速写上,让人们误认为它们省油,例如雅阁2.0在60公里/小时为6.9升/100公里、90公里/小时为7.4升/100公里。另外要说的是,欧美汽车更新换代速度慢的原因是他们设计出汽车后并不是马上推向市场,而是经过长时间的多少万公里的测试,发现毛病后再修改,直到完美之后才推向市场,如奔驰和宝马车,而日本的汽车只要设计出来就会马上推向市场,所以他们的更新速度快,而中国的百姓却成了日本车的牺牲品,而当你们发现他们的车有一定缺陷时,他们已经生产出第二代,可见坑人不浅。忠告中国民众不要成为日本汽车厂商的“大头”消费者。

如今有些日本厂家自己已经活不下去,纷纷黄了或投靠了其它的厂家,如大发(生产夏利的)和日野让丰田收购,富士投靠尼桑,而尼桑却投靠了法国雷诺,三菱投靠了美国的克莱斯勒,五十铃和马自达投靠了美国福特,原来的日本十几大汽车公司,如今只剩下丰田和本田,丰田还可以活一段时间,而本田的好时光只有十几年,主要原因是捡来的和骗来的不会长久。

可能有人说:你的目的是什么?我说:我的最大目的就是让中国民众不要过了十年以后才发现日本车不过如此,如果再给日本车十年机会,那么中国民众的损失也太大了,不要把日本汽车神化了,试想一下,如果日本汽车垮台了,日本的钢铁业、机械加工业、电子业、化工业等将受到重创,从而将给中国带来机会,到那时日本的经济将严重滑坡(有可能因为我的这篇文章日本的汽车相关产业十年之后失业近10万人,中国的汽车相关产业有可能上岗百万人,中国的经济将特别繁荣)。如果日本的经济像朝鲜那样,到那时再有十个小泉纯一郎他也不敢再去参拜靖国神社,把日本的经济搞垮是防止日本人猖狂和发动战争(一个不承认错误的民族早晚还会犯错误)的最有力办法。
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QQ:338029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1

回帖

0

积分

3244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8-2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05-6-28 00:35:56| 字数 1,033| - 中国–江苏–泰州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汽车业暴利:国产车贵过国外近一倍

中国汽车业暴利:国产车贵过国外近一倍

      在国际市场上,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越来越高的制造水平赋予了中国工业制成品以强大的竞争力。汽车却是个例外。如今越来越多外国车商将自己的车型拿到中国来生产,但奇怪的是这些国内产车的价格不仅没比国外生产的车便宜,反而还贵了不少。


        在排了6个月的长队之后,程先生如愿买到了一辆排量2.4升的广本新雅阁,售价26万元。买到了紧俏商品,程先生好不得意。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雅虎网站看到了日本本土所产雅阁的报价:最便宜的一款14318美元,约合人民币11.9万元,不到国内售价的一半;最贵的25551美元,约合人民币20.2万元,比国内售价也便宜近6万元。如此一比照,程先生觉得自己像个“冤大头”。


        其实不仅是雅阁,绝大部分国产汽车的定价都比国外生产的汽车卖得贵。今年3月下线的丰田花冠国内报价18.22万至20.38万元,其在国际市场的报价则为12550至13374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0.4万元至11.1万元,基本为国内报价的一半;宝马325i国内售价47.385万元,国际报价最高也就2978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4.7万元,仅为国内售价的52%;宝马530i国内售价70.385万元,国际报价4102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4万元,为国内售价的48%……几乎所有在中国投产的汽车报价都要高于国际市场的定价,其中一半以上国产车定价比国外同车型高出100%;价差最小的帕萨特、高尔夫等国内售价也比国外市场高出30%。惟一例外的是国产捷达,能比外国捷达便宜三五万元,但人家的捷达排量最低1.8升、最高2.8升,配置也比咱们高了好几个档次!


        国产车为什么这么贵?标准普尔公司刚刚出台的报告指出了问题所在。这份报告称中国国内汽车制造商平均运营利润率为30%至35%,而成熟市场的平均运营利润率仅为5%。这意味着一辆成本为10万元的汽车,它在国外的出厂价是10.5万元,在中国的出厂价则是13万至13.5万元。售价在20万元以上的中高档车则是由于供不应求或竞争不足而导致价格虚高,国产雅阁、奥迪、宝马等都属此列。


        尽管汽车生产商们不肯承认,但中国汽车行业的高额利润已是公开的秘密,否则造手机的、造洗衣机的、甚至造酒的外行企业就不会挤破头地要造车。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高级研究员贾新光分析认为,对中国汽车制造商们而言,这种由于竞争不充分而产生的暴利如同病人口中的激素,它固然能让人获得一时的快意,却也很可能导致更多的痛苦
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QQ:338029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1

回帖

0

积分

3244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8-2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05-6-28 00:36:28| 字数 562| - 中国–江苏–泰州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比美女还让我爽的故事

      下午逛街,偶尔听到这么一段对话:
      一个大概5/6岁的小男孩和他的爸爸站在卖日本寿司的柜台前,“爸爸爸爸 我
      要这个这个这个这个还有那个那个那个。。。。。。。”
      可怜的爸爸不知是自言自语还是在对售货小MM说:这个要8块。。这个要12块。。
      这么小。。。这个要16块?什么做的啊。。。。。
      “爸爸,我还要这个,那个很好吃上次妈妈买了我要2个。。。。。”
      我正想这爸爸可能要把这柜台上摆的这20来种寿司都要买下了只见这爸爸俯身抱起
      孩子:路路啊,这些日本寿司好吃吗?
      “好吃”
      “你说日本动画片好看吗?”
      “好看”
      “日本的机器人好玩吗?”
      “好玩”
      “你再说说日本的MM漂亮吗?”
      “漂亮”
      “可这些都要花钱的啊,爸爸买不起,要不用你那小猪里面的钱买好吗?”
      “我不嘛”这是个小守财奴
      “那这样好吗,路路快点长大,我们拿上枪,去日本打日本鬼子,把他们的东西都
      抢过来,这样路路就可以吃很多很多的寿司,玩好多好多的机器人,看好多好多的
      好看的动画片,还可以和好多漂亮的日本小MM做朋友,而且都不用花钱,这样好不
      好?”
      “好。。。。”小守财奴点着小脑袋
      “那我们回家去打枪好吗,这样长大了路路就可以一枪打一个日本鬼子了。。。”
      做爸爸的在趁热打铁
      “恩。。。”
      于是做爸爸的把孩子坐在肩膀上,雄赳赳的离开了。
      卖寿司的小MM一脸的暴汗。。。。。。。。
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QQ:338029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1

回帖

0

积分

3244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8-2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05-6-28 00:38:48| 字数 161| - 中国–江苏–泰州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QQ:338029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回帖

7

积分

2万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2-12-6
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5-6-28 01:17:26| 字数 17| - 中国–广西–南宁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楼上xd的文章,有道理呀。。。
违例头像已被清除!
Edited by Administrato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回帖

0

积分

89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4-12-9
发表于 2005-6-28 04:23:54| 字数 89| - 中国–湖南–岳阳 电信/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电信节点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eefaint at 2005-6-25 02:13 PM:
日本车油耗和性价比还是好的   求安全还是VOLVO 和SAAB


用的材料薄当然油耗低!
T23 5DC 1.2G 384M 48G SXG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回帖

116

积分

1万

资产值

至尊会员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04-10-27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5-6-28 10:47:39| 字数 32| - 中国–上海–上海 移动 | 显示全部楼层
31、32的转贴明显的枪手文章,太无聊了,33楼就没兴趣继续看了
违例签名已被清除!
Edited by Administrato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Comsenz Inc

GMT+8, 2025-11-10 00:00 , Processed in 0.168843 second(s), 35 queries , Gzip On, OPcache On.

手机版|小黑屋|安卓客户端|iOS客户端|Archiver|备用网址1|备用网址2|在线留言|专门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