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导航
查看: 312|回复: 2

官家和土匪的区别(2)

 关闭 [复制链接] |自动提醒
阅读字号:

4132

回帖

8

积分

14万

资产值

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注册时间
2007-7-23
发表于 2007-7-26 09:01:00| 字数 7,052| - 中国–广东–深圳 天威有线宽带(关内)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部分 封建主义:暴力集团打天下
  1、环境中的暴力浓度
  我看过一个电视片,讲黑猩猩之间的战争。一个黑猩猩团伙在这块地盘,另一个黑猩猩团伙在另外一块地盘。这帮黑猩猩的食物不多了,就想抢另外一帮黑猩猩的。他们组织入侵,黑猩猩这里一队,那边一队,悄悄向对方的地盘行进,突然大喊起来,冲向另外一帮黑猩猩。那帮黑猩猩正在树上抓虱子呢。结果它们四散逃亡,一两个没逃掉的黑猩猩被打死了,撕碎吃掉了。它们的地盘自然也被强者占领了。
  我们祖先生活的就是这种充满暴力的环境。在生产行为出现之前,已经出现了暴力抢劫。暴力行为不需要建立在生产行为的基础上,这是非常原始的生存策略。作为任何理论的起点,在设定初始的自然状态的时候,都应该包含暴力要素。
  2、适应高浓度暴力环境的社会组织
  在高浓度的暴力环境中,人们怎么适应、怎么生活、怎么能够不被对方杀掉,反过来还能战胜对方?适应这种高浓度的暴力环境的社会组织形式,就是亲属集团——家族和宗族,或者叫族群。
  我们都知道有一句谚语,“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你的父兄不退,打仗时你敢先逃吗?即使你逃回家了,还会有好日子过吗?为了获得强大的战斗力,就要依赖亲属关系。如果真实的亲属关系不够用,人们还会发明虚拟的亲属关系。《三国演义》里的结拜兄弟就是虚拟的血缘关系。有了这种关系,就会有更强的战斗力。从朱元璋到蒋介石,他们都利用这种虚拟的血缘关系,建立起远远超出一般社会关系的稳固而密切的的社会联系。凭着这样的关系,建立坚强的团结,密切合作,谁也不敢临阵脱逃。
  总之,在暴力高浓度的环境里,亲属和模拟亲属组织是适应环境的一种很好的社会组织方式。因此,作为暴力集团统治形式之一的封建主义,具有鲜明的亲属色彩,这种亲属色彩的浓度与环境中的暴力浓度是成正比的。
  3、作为暴力激励机制的封建主义
  不管是虚拟的血缘组织,还是真的血缘组织,内部都要建立一种机制,激励人们勇敢地冲锋陷阵,激励人们卖命。即使在没有血缘关系的暴力组织之中,也有必要建立这样的激励机制。
  古代中国有一种军功封侯制度,例如商鞅在秦国建立的制度,他把爵位分成二十级,每个人都可以一级一级往上升,条件是要有战功,斩敌方一个首级就可以升一级,为公士,奖给你一百亩土地,五亩宅基地。如此类推,斩首五个,就是五百亩,外加25亩宅基地。再往上就开始食税。砍了九个脑袋,可以吃三百家的税,一直到第20级封侯。这就是商鞅建立的暴力激励机制,一种军功封侯制度。
  这种制度发挥了什么作用?当时的人描绘秦国进入战争的情景。突然听说要打仗了,大街上小伙子蹦着、跳着,像过节一样,嚷嚷着要打仗了,为什么?因为他们有机会发达了。只要砍下一个敌人的脑袋,就可以从贫民变成小地主,再砍一个就变成中地主,再砍一个就是大地主了。壮汉和小伙子们像期待节日一样期待着战争。这些士兵上了阵,脱光了膀子,蹦着、跳着向敌人冲过去,秦国的士兵腰带上挂着脑袋,胳膊下夹着一个,还在疯狂追杀敌人。这种暴力激励机制,使秦国具有了统一中国、灭六国的制度基础。
  军功封侯制度发展下去就是封建制度。你有战功就给你土地,功劳越大给得越多,论功行赏,最后建立的就是根据暴力进行资源分配的制度。
  欧洲的封建制度也是这样建立的。罗马帝国解体后,欧洲四面都是敌人。东面是匈牙利人,南面是阿拉伯人,北面和东边的大海有维京人,四面强敌,内部还自相残杀。暴力浓度如此之高,人们如何生活?弱者就要投靠强者,强者也要拉拢追随者和附庸,结成一个团伙,这就是欧洲封建制度的由来。
  在法语中,封建主义的词根是采邑,领主接纳一位附庸,一位骑士,赠给他一块地,就叫采邑,这块地就是骑士向领主提供暴力服务的报酬。欧洲的封建制度,跟中国的封建制度一样,都是一种对暴力的激励制度,都是根据暴力服务分配资源的制度。
  4、封建制度的第一大弊病
  封建主义有很多弊病。第一个弊病就是一代不如一代。老子打仗很英勇,儿子差一点,孙子整个就是纨绔子弟。不仅才能越来越差,与领主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忠诚度越来越差。
  那些有权封侯的人,在没有战争的时候把财富分给谁呢?墨子当时责备说,“王公大人未知以尚贤使能为政”,“亲戚则使之。”没有功劳也让你富贵起来,像这样任人唯亲,这个国家的管理者尽是一些无能的人,不是竞争筛选出来有才干的人,就会逐步衰落。
  5、封建制度的第二大弊病
  封建主义的第二大弊病就是暴力失衡。
  每个贵族都有自己的军队,自己的骑士,都在自己的地盘上建立税收和行政组织。如果大家势均力敌,还能彼此相安。一旦我发现你的实力不如我,暴力的均势一旦破坏,强者就可能吞并弱者,造成遍地战争。
  我们看中国历史,周天子的实力镇不住了,就会有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汉朝那些姓刘的王强大起来,例如吴王刘濞,就忍不住要造反。朱元璋一死,燕王朱棣就带着军队杀向南京,夺了自己侄子的皇位。一直到民国,袁世凯势力一弱,马上就是军阀混战,只要暴力均衡的格局稍有变动,就很容易出现战争。封建制度的最大弊病,就是战争不断。
  第三部分 官家主义:暴力集团坐江山
  1、废封建,立郡县
    为了解决封建主义造成的问题,我们的祖先前赴后继,想了很多办法。
  一是收兵权,各地诸侯无权调动军队。
  二是收行政权,虽然你是这个地盘的老大,但是皇帝给你派一个相,负责日常行政事务。皇帝派去的人当然听皇帝的,这样在行政上就把贵族架空了。
  三是收立法权,各地必须奉行中央的法令,不能另搞一套。
  四是限制继承权,这一辈子你可以安享荣华富贵,但下一代就要降一级,一般是五代,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出了五服就跟平民一样了。
  第五个办法,收你的征税权,你自己不能派人收各种税,中央派人收,然后像发工资一样发给你。
  第六个办法,人和封地隔离,就让贵族在首都过日子,免得搞什么阴谋诡计。法国建凡尔赛宫也有这种作用,给每一个贵族一套房子,用上流社会生活吸引他们,让他们离开自己的封地。
  第七个办法,就是压缩你的地盘。只要你的地盘小了,你再想反,实力也不够,你翻不了天。
  为了实施这些办法,真所谓前赴后继,许多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商鞅变法就禁止无功继承,没有军功不许继承贵族爵位,结果商鞅得罪了太子党,国王一死商鞅就被五马分尸。在继承权上打主意的人,第二个著名的牺牲者是吴起,他发现楚国的封建势力非常强大,就出台了一个新政策,说往下传只能传三代,于是又得罪了太子党,国王一死就追杀吴起,将他乱箭射死。汉朝的晁错提出削藩策,削减藩王的地盘,政策一出,各地马上就反了,打出的旗号是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结果皇帝将晁错腰斩。
  如何稳健和平地削减诸侯的地盘?我看到的最聪明的办法,叫就是汉武帝的推恩令。皇帝下诏说,各诸侯可以把封地传给每个儿子,不必搞嫡长子继承。大家想,如果你的父亲是王,皇帝说各兄弟可以平分,老大要想一个人独吞,你会干吗?如果你父亲偏向老大,家庭内部肯定会掐成一团,自己互相杀起来。推恩令一出,强大的王国马上支离破碎,形成了中央对地方诸侯的压倒优势。这是利用对手的内部矛盾解决问题好办法。
  总而言之,我们的祖先费尽心机,很多人流血牺牲,要解决封建制度的两大问题,暴力失衡问题和一代不如一代问题。于是,一个新制度诞生了。这个制度叫什么?我称之为官家主义。
  2、官家主义是什么意思
  官家主义是什么意思?官家这个词在古汉语里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皇帝,大家看《水浒》,说赵官家,说的是谁?就是皇帝。从五代起,官家就有了皇帝的意思。
  第二层意思,官家是指衙门,县衙门、吏部衙门、户部衙门等等,条条块块的各级衙门。这张桌子是谁的?官家的。这意思就跟现在说桌子是公家的、单位的一样。
  第三层意思,指的是官僚个人,对官僚个人尊称的就是官家。
  官家在古汉语里有三个意思,皇帝、衙门、个人,其中的每一个主体,都有自己立法定规说了算的空间。皇帝说了算的那套规矩就是王法。各衙门说了算的那套规矩是体现部门利益的各种立法。官僚个人说了算的那套规矩就是潜规则。比如你到我这儿来办事,我刁难你,让你下个月再来,我利用自己合法的伤害你的权力和空间,让你的一笔大生意黄了,于是你明白了,掏出红包放在这里,我就放你通过了,这就是潜规则。
  总之,围绕着官员个人建立了潜规则体系,围绕着衙门建立了部门法规,围绕着皇帝建立了王法,这三个主体各有各的立法定规的空间,合起来形成的整体就叫官家主义。
  这个包含了三个主体的结构里,又有内部地盘的变化。皇帝强了,比如像朱元璋这样,就可以压缩部门的地盘,也可以压缩官僚个人的地盘。如果皇帝弱了,就可能“政令不出中南海”,各个部门自行其是。每个部门里的官员也是如此,看皇帝或领导精明强干,就收敛一些,反之就放肆一些。于是,官家主义就呈现出一个动态的结构。但是要问天下究竟是谁的,谁是中国的主人,答案就是两个字,官家。中国自秦朝废封建、立郡县以来,就是一个官家说了算的社会,封建贵族也能起点作用,但他们不能说了算。中国是官家主义社会,不是封建主义社会。
  官家主义是可变的。如果各地各级衙门强大起来,就像唐朝的藩镇割据一样,或者像魏晋一样,一个个门阀大户垄断了用人权,世代把持高官的位置,恨不得比皇帝还牛,一块块地盘形成了,私人武装也出来了,封建主义的萌芽就抬头了。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可能压倒官家主义制度,变成一种封建色彩很浓的体系。
  中国史学界有一种观点,叫魏晋封建论,魏晋时期到处是私人地盘、坞壁、部曲、豪门贵族、封建色彩比较浓,官家主义色彩很淡薄。这就是说,由于官家主义内部不同主体的此起彼伏、此消彼长,官家主义确实有可能变成封建主义。
  3、官家主义文化
  官家主义体制形成了官家主义文化。我们可以类比一下:经典的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说了算的社会,利润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大家都惦记着赚钱、赚钱、赚钱。在官家主义社会里,说了算的是官家集团,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是升官、升官、升官,大家都认升官,就好像资本只认赚钱一样。只要能够升官,什么坏事都可以干。
  儒家教条本来可以看作统治集团与民众的合同,对两边都有约束,尽管一头硬一头软。但只要有利于升官,儒家的说法完全可以不理,道家和法家的说法也能为我所用。人们经常说儒家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或者说中国文化是儒法互补,儒道互补,我看都没有说到根子上。根子就是官家主义文化,官家看什么合适就用什么,不合适就封杀,就篡改,就抛弃,或者仅仅当作幌子骗人。仁义道德也好,无为而治也罢,关键要看是否有利于维持官家集团的统治,是否有利于保官和升官。这才是中国主流文化的核心。
  4、官家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比较
  官家主义和封建主义比较起来,到底哪一个好?
  官家主义制度好比上市公司,有董事长,就是皇帝,还有几个大股东,就是皇亲国戚,还有一帮小贵族,也就是股民了。股民不能影响决策,影响重大决策的是董事长和大股东。他选拔总经理,也就是宰相,然后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代理人、当经理,就是各级官员。这就是官家主义。
  什么是封建主义呢?一帮小老板,合伙弄一个公司,推一个老大当召集人。这有点像合伙人制度,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份儿产业,虽然要听老大的,但老大也要照顾下面的人,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地盘,谁也不能越界干涉。这就是封建主义和官家主义的区别。
  我们再换一个比方。官家主义像是一个牧人,带着一群牧羊犬放羊。定时屠宰,按比例屠宰。
  封建主义像什么呢?草原上有很多羊,狮子占了一片地,豹子也占一片地,狼群和野狗也有各自的地盘。谁的力量强大,就可以占比较大的地盘,彼此你争我抢,谁也不听谁的。这就是封建主义。
  从羊的角度来说,官家主义好还是封建主义好?当然是官家主义好。中国古代的说法是:“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从生态角度看,官家主义也比封建主义好,人口密度比较大,即草原上承载的羊比较多,而乱世总会造成百分之三四十的人口损失。封建主义呢,例如欧洲中世纪,互相杀来杀去,虎豹豺狼活不好,羊也活不好。从资源利用的角度看,官家主义有更高的产出率,有较低的成本。大体是一个可以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是我对官家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比较。
  5、官家主义的弊病
  当然官家主义也有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地盘之中某一个部门、某一个地区,仍然可能造反,藩镇割据,不听指挥,把世界拉进虎豹豺狼平起平坐封建时代,封建主义有复辟的危险。
  第二个问题,即使是太平盛世,每一个官员也会在上一级代理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下,建立起自己谋利的潜规则体系。皇帝固然可以派人监督,下边的官员也可以收买他们,把他们拉下水。最后,皇帝派出了欲望最小的太监,结果这帮太监也被收买了。皇帝就是长着三头六臂也看不过来。最后就是潜规则流行,名义上奉行仁义道德,实际上没有王法,更没道德,就是潜规则横行的世界。
  官家主义内部的这些问题,很可能向封建主义发展,每个代理人都想把自己捞到的好处传给儿子,一代一代往下传,形成了恩荫制度、门阀制度,最后可能世袭官职爵位。
  第三个问题,官家主义大一统,不如封建主义那么多元多变,在各自的地盘上单搞一套。大一统容易扼杀各种历史可能性,例如资本主义发展的可能性。
  第四部分 如何对付潜规则和官家主义
  1、如何消灭潜规则
  我们知道,潜规则是官僚利用自己掌握的合法伤害权牟利形成的规矩。比如我可以批你这件事,也可以不批这个事,选择空间越大,可以谋利的空间越大。怎么对付?是不是无解?有解,而且很好解。
  中国历代都采用从上到下层层监督的办法,这个办法也有用,但用了两千年,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为监督者同样有谋取私利的动机。怎么才能彻底解决问题呢?办法非常简单,一是压缩合法伤害权的空间,二是把受害者反抗的成本降下来。
  比如说,你拿一个文来让我批,我不批,或者下个月再批,耽误你一个月,大公司的一个项目拖一个月就损失二十万,那么你给我十几万好处费,我就放行了。
  你如果打算反抗,可以去北京上访,上访一趟两千块钱总得花吧。信交上去了,又给转下来了,照样不给你办,一百个人里也不见得给你办一个,1%就是二千,10%就是二万,按照概率也要花二十万才能解决问题,而且白搭上这么多工夫,你想想是不是给我十万好处费更合算?
  当然你也可以找传媒,传媒搞批评报道也不容易,这条路照样不通畅。你还可以上法院起诉,但法院和我们这些卡你的人同属一个领导,并不是独立实体,我可能请领导摆平法院。
  上访、传媒、法院的路不够畅通,在理论你还可以找人大代表,广东在这么方面做得比较好,但请问各位,你们区的人大代表是谁?
  总之,反抗的路不好走,反抗成本很高,最后你就会放弃反抗,掏十万好处费算了。
  如果反抗成本能降下来,打一个电话请记者吃顿饭,详细介绍情况,最多二百块钱,传媒就扑上去了;如果法院法官的前途全凭案子的判决是否公正,与领导是否喜欢关系不大,那么,诉讼费加上律师费,最多两万块钱就可以解决问题。找人大代表可能更便宜。我问过台湾学者,台湾JC敲诈勒索吗?他们说当年和大陆差不多,但现在好了。为什么?只要JC敲诈勒索,受害者给议员打个电话,我投你票了,我现在被JC敲了,议员就兴高采烈打上ZF的门,他把事闹大了,明年就可以多得选票。
  如果反抗成本可以低成这样,这时候你自然不怕敲诈,官员也不敢敲诈了。至于你脸色难看,磨磨蹭蹭,我给你一条烟也没什么大不了,比你敲我10万强多了,潜规则仍然存在。但是随着反制成本的下降,潜规则的空间大大压缩,压缩了99%以上,剩下一个小零头,我想各位也不会在乎这点烟钱。这时候许多领域的潜规则基本上就被消灭了。
  世界各国这些办法都很成功,我们照搬过来,潜规则就可以失势。看起来潜规则很可怕,看起来无解,那是采用中国历史的老办法才显得可怕,才像癌症一样无可救药。按照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收拾起潜规则来简直是小菜一碟。
  当然,如果从根本上取消这种审批,把审批改成备案,压缩官员的合法伤害权,潜规则就更无处安身了。
  2、官家主义的命运
  官家主义怎么消亡?在中国历史上不可能消亡,中国历代都是农民社会,一个皇上,一群官吏、农民一盘散沙,抱不起团来,敲了就敲了。农民信息闭塞,一般都认账。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官家主义是不会消亡的。但是工商业发展起来,老板们见多识广,又出得起钱,网络密布,这时官家就碰上对手了。
  在西欧,星罗棋布的一个个城镇,一块块地盘彼此独立,势均力敌,忽然有一块地盘上发生制度突变,成立了城市公社,或者商人掏钱建立联防,维持内部治安,反抗外部侵略,并且成立一个董事会管理城市,管理军队,这时候,这块地盘上谁说了算?资产阶级说了算。他们控制了暴力,建立了有利于自己的法规,于是资本主义诞生,官家主义或封建主义消亡。西方历史上资本主义就是在封建主义和官家主义地盘的暴力均衡的夹缝中出现的。
  法国大革命前的社会很像中国的官家主义社会,属于第三等级的商人、工人和农民联合起来推翻了国王和贵族,国民大会说了算,这是法国官家主义消亡的途径。
  我们还知道,台湾工商业发展起来了,资本家强大了,人们的民主呼声越来越高了,最后蒋经国意识到这股潮流挡不住了,于是开放党禁、报禁,台湾的官家主义解体。这是我们华人世界的成功经验。
  结语:最后我总结一下。今天讲了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血酬定律,暴力集团集团的收益及其分配;第二个部分,封建主义、暴力集团怎么打天下,他们的激励机制,适应高浓度暴力环境的社会组织;第三个部分,官家主义、暴力集团怎么坐江山,怎么解决封建主义的弊病,本身又有什么弊病。第四部分,潜规则和官家主义的前程并不光明,如果能采纳历史证明行之有效的办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就有光明的前途。


[ 本帖最后由 coldhand 于 2007-7-26 15:36 编辑 ]

4541

回帖

44

积分

717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6-1-21
发表于 2007-7-26 09:08:33| 字数 30| - 中国–广东–深圳–罗湖区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非常有道理...
但是...与河蟹社会的精神背道而驰啊.
买了豪爵福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15

回帖

0

积分

3167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6-3-2
发表于 2007-7-26 09:59:17| 字数 75| -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肤浅,比起马克思还差一些。马克思多nb啊,他早就说过苏联的社会主义尝试是错误的不会成功。不过当时没人听而已。各国的gcd只是把马克思理论当作宗教来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Comsenz Inc

GMT+8, 2025-10-31 12:41 , Processed in 0.073089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OPcache On.

手机版|小黑屋|安卓客户端|iOS客户端|Archiver|备用网址1|备用网址2|在线留言|专门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