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导航
查看: 453|回复: 5

【转帖】“斯德哥尔摩症候”……

 关闭 [复制链接] |自动提醒
阅读字号:

9245

回帖

83

积分

1万

资产值

至尊会员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03-9-18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6-10-19 21:45:01| 字数 54| - 中国–北京–北京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万

回帖

85

积分

783

资产值

至尊会员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04-3-28
发表于 2006-10-19 21:50:46| 字数 3,104| - 中国–北京–北京–海淀区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贴过来,以前在杂志上看到过这个的介绍。


[推荐]“斯德哥尔摩症候”与极权统治造成的大众心理
文章提交者:一骂当先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寒山:“斯德哥尔摩症候”与极权统治造成的大众心理  

寒山   

最近﹐美国盐湖城被绑架的女孩伊丽萨白平安回家的故事成了美国新闻的热点。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出悲喜剧﹐也为人们提供了理解极权统治所造成的心理效应的绝好范例。

伊丽萨白不想回家

小伊丽萨白去年六月五日在家中被绑架的。绑架她的是一对四﹑五十岁的男女﹐他们没有固定职业﹐四处流浪﹐但却认为自己是宗教先知﹐赋有神圣的使命。伊丽萨白被绑架后跟着这对男女东躲西藏﹐常常睡在高速公路的立交桥下和公共停车场里﹐吃的也是乞讨来的食品。但令人惊奇的是﹐当JC得到报告将这对男女和伊丽萨白截住盘问时﹐伊丽萨白竟然十分激动和气愤地说﹕"我知道你们在想什幺﹐你们以为我是那个失踪的伊丽萨白﹗"当JC把伊丽萨白带进警车后﹐她不但不为自己得到解救而高兴﹐也不问家中亲人的情况﹐反而不停哭泣﹐JC不得不对她说﹕"这是为你好﹗这是为你父母好﹗我们知道你是伊丽萨白﹗"

不但如此﹐人们后来知道﹐在过去的九个月里﹐伊丽萨白有过很多机会﹐可以轻易地在公共场所寻找帮助﹐摆脱绑架她的那对男女﹐但她都没有利用﹐而是乖乖地跟着绑架者东奔西走。这就使得很多人想问﹕为什幺这个被绑架的少女如此驯服﹐如此缺乏反抗的意志﹑缺乏回到自由生活的愿望呢﹖

"斯德哥尔摩症候"

不管导致伊丽萨白不想回家的原因到底是什幺﹐她的经历使人想起了一个社会心理学名词﹐叫做"斯德哥尔摩症候。"

故事说的是1973年8月﹐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家银行发生了一起抢劫案﹐三女一男四个银行职员被两个持枪歹徒劫持了6天。使人们意外的是﹐在被JC解救后接受采访时﹐这四个银行职员不但不感谢JC谴责劫持犯﹐反而抱怨警方解救他们的努力把他们置于危险的境地。他们还为劫持犯辩护﹐四处奔走为他们的案子筹集资金。最不可思议的是两个被劫持的女银行职员后来还和那两个劫持犯结了婚。

银行抢劫案在西方本来是司空见惯的﹐但发生在这起抢劫案之后的种种离奇现象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家的重视﹐他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斯德哥尔摩症候。""斯德哥尔摩症候"有这样一些表现﹕

第一﹐出于生存本能﹐人质把自己的的命运和劫持犯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们认为自己反正是逃不掉的﹐而且时时刻刻在劫持犯的威胁之下﹐因此只要不威胁劫持犯﹐他们自己也就有了安全。反过来说﹐任何危害劫持犯生命的行动都会必然地威胁到他们自己的生命。所以﹐他们会尽其所能地和劫持犯合作﹐建立沟通﹐甚至赢得他们的好感。

第二﹐如果长期处于被劫持的境地﹐在被劫持者和劫持犯之间会产生感情联系。因为共处的时间越长﹐劫持犯身上普通人的那一面就越是能表现在人质面前﹐而他的犯罪的那一面就会被淡化。人质会把劫持犯看作是有他自己的问题和苦恼的普通人﹐他们犯罪是不得已而为之﹐从而在感情上缩短和劫持犯的距离。

第三﹐由于得不到其它消息来源﹐人质会逐渐习惯劫持犯解释问题的角度﹐对劫持犯的动机和行为如果不能接受﹐至少会越来越多地予以理解。

第四﹐人质会习惯于在感情上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无动于衷﹐他们会沉浸在一种幻觉之中﹐这种幻觉就是他们并没有被劫持。为了维持这种幻觉﹐他们或者整天昏昏欲睡﹐或者就是干一些虽然没有用处但能让自己一直很"忙"的琐事。

除了这些表现﹐甚至在被解救后﹐在人质处境下发展和习惯的这种心理仍然会影响一些前人质。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他们会认为自己的那段被劫持的经历并不象人们所想象的那幺可怕﹐那些劫持犯并不象人们所说的那幺穷凶极恶﹐他们和你我一样也是人﹐人们都不理解他们的自己的问题和他们解释社会的角度﹐而只有和他们共处一段时间才能真正地理解他们。在一些人质身上﹐这种"只有我理解这些人"的心理能使得他们为避免劫持犯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而为劫持犯奔走呼号。在某些妇女身上﹐那种在被劫持处境下建立起来的情感联系甚至能发展到谈婚论嫁的地步。那幺﹐这种"斯德哥尔摩症候"在解释社会政治问题时有什幺用处呢﹖我们下次再分析。

"斯德哥尔摩症候"与极权统治造成的大众心理

社会心理学界有人提出﹐这种"斯德哥尔摩症候"可以用来解释一些用通常的政治或者经济原因难以解释的社会现象﹐尤其是和极权主义社会有关的社会心理问题。在"斯德哥尔摩症候"的四个主要表现中﹐人们不难发现它们在极权主义社会中的对应症状。

"斯德哥尔摩症候"的第一个表现是被绑架者认为虽然自己处于绑匪的暴力威胁之下﹐但只要绑匪安全自己就安全﹐时间一长他们就习惯于把绑匪的安全当作自己的安全。当我们观察于极权主义社会时﹐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他们虽然也认为他们生活于一个不自由的社会中﹐时常还有受到来自ZF的政治威胁和思想控制﹐但他们认为只要不去触犯当局自己就能过太平日子。如果当局受到威胁﹐整个社会就不会安宁。他们相信ZF虽然独裁﹐但它的本意并不是要害人﹐而如果你要推翻它﹐反而会逼得它走投无路﹐弄得鱼死网破大家都没有好结果。

"斯德哥尔摩症候"的第二个表现是﹐被劫持的时间越长﹐和绑匪相处得越多﹐越会使得被绑架者注意到绑匪身上所谓"人"的一面﹐从而谈化"匪"的一面。同样﹐在极权主义社会中生活长了﹐人们常常对ZF独裁暴虐贪污腐败的一面从愤恨变为宽容﹐很多人甚至说"嗨﹐换了你我上台还不一样﹖"

"斯德哥尔摩症候"的第三个表现是在被劫持的处境下﹐人质由于得不到其它信息来源﹐会逐渐习惯甚至接受绑匪的观点。同样﹐在极权主义社会中生活长了﹐人们会逐渐习惯于ZF的信息封锁和信息过滤﹐不自觉地从ZF灌输的角度来看问题。当你向他们指出这一点后﹐有人甚至会反驳说没有一个社会的媒体是自由的﹐连美国的报刊电台也反映各自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的观点。

"斯德哥尔摩症候"的第四个表现是在被绑架了一段时间后﹐被绑架者会产生一种幻觉﹐似乎自己一切正常﹐生活本来就是这样﹐为了维持这个幻觉﹐他们要幺昏昏欲睡﹐要幺找出一些琐事来迫使自己很"忙"。同样﹐在极权主义社会中﹐很多人并不想过问政治﹐似乎只要他们不过问政治﹐政治就不存在。他们很能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消遣﹐欣赏各种各样的"都市风景线"﹐为生活寻找情趣﹐或者告诉你他们有这样那样的"事业"﹐整天忙不过来。不但如此﹐有些被绑架的人质得到解救后﹐竟然会上法庭为绑匪辩护﹐筹款为绑匪打官司﹐生怕社会亏待了这些匪徒。还有女性和绑架她们的匪徒结婚。同样﹐我们看到很多从极权主义社会来到自由社会的人为独裁专制说话﹐他们告诉人们那个社会并不象外面说的那幺糟糕﹐那个ZF并不那幺专制﹐那些领导人也是为了他们的人民好﹐那个国家换了谁去领导都只能那幺办﹐这些情况你们在外面的人都不了解。你们要改变这个局面只会让里面的人吃更多的苦﹐因为没有了那个ZF那个国家只会更乱。

这样说来"斯德哥尔摩症候"真是意味深长。当人们听说被绑架的妇女在获得自由后竟然和绑匪结婚时常常觉得不可思议﹐而对那些在生活在自由世界却为独裁专制说话的人却并不觉得奇怪。但实际上这两种人在本质上有什幺差别呢﹖
X31-CC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回帖

3

积分

3万

资产值

禁止发言

注册时间
2005-4-28
发表于 2006-10-19 21:51:54| 字数 9| - 中国–北京–北京 鹏博士BGP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45

回帖

83

积分

1万

资产值

至尊会员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03-9-18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9 22:24:10| 字数 6,168| - 中国–北京–北京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很值得看一下

http://club.cat898.com/newbbs/di ... D=987278&page=1

从我的变态班主任看"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文章提交者:简萍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小保姆被雇主敲掉十二颗牙齿案,在猫眼掀起轩然大波。很多人无法理解在那样的虐待之下小保姆为什么选择了沉默?我想起了我的初中班主任,在她身上投射出“斯得歌尔摩症”的成因及深刻意义
  十多年来,我无数次的把我的初中经历讲给亲戚、讲给同事、讲给男朋友,他们大多数都斜视着我,以“这怎么可能”“简直无法相信”的口吻反问我:那你们全班六十多人就一直忍受了三年?他们根本不相信,认为那些讲述是我青少年反叛心理的放大。现在回想起来,无数事件、无数画面涌向我的脑海,那些熟悉的脸,声音,急切的诉说着自己的恐惧,压抑,委屈。

  一、控制自由
  三年间,我们从来没有休过星期天,也没有休过完整的寒暑假。每天,我们比别班同学早到校一个小时,晚上其它班都放学了,我们继续上自习,至于具体放学时间,每天都等班主任的通知。这意味着,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下一分钟是否自由。有一年的教师节,全校老师去松花湖郊游。全市的学校都放假,只有我班学生下午三点到校,班长组织大家上自习等待班主任回来。回来干什么呢?继续自习!还有一年教师节,老师们在六楼联欢,全校放假,惟独我班正常上学,一边上自习一边等待班主任联欢结束,然后,又是无休止的自习。国家、教育部、学校规定的休息日在我们这里全部不生效,我们的自由掌握在班主任手里。偶尔有一两次按时放学,我们像过年一样欢呼鹊跃。一听到“自习”两个字就双腿发软,眼前发黑。
  放暑假,我们照常上学,对着空荡荡的操场和教学楼背英语单词。
  放寒假,我们带着扫雪工具,到学校铲雪。刚铲完又下雪了,明天继续铲。
  三年间,不管气候状况,身体状况,我们都必须完成每天下午第三节的“体活”课。程序如下:排队下楼,做体操,跑8百米,做体操,排队上楼。这期间,不许自由活动,不许说笑,不许交头结耳,不许东张西望。在面向操场的办公楼三楼,我们的班主任上半身探出窗户,一动不动地注视(监视)着她的六十个小奴隶,我们甚至不敢抬头正视她。
  记得那时候的正大综艺总播一些好看的外国电视剧,为了看电视我跟整天妈妈斗智斗勇。一个星期天下午,我正在家里看电视。我们的班长和学习委员来了,说老师临时通知我们去学校上晚自习。“金玫瑰洞”还差几分钟就演完,但我竟然能关了电视背起书包就走。我妈感叹。“十个我加起来也不如一个陈老师管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6 23:47:10编辑过]



         



    *.*.*.*   2006-2-16 21:21:00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2 楼




文章提交者:简萍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二、肉体虐待
  三年间,我班六十多个学生无一不挨到她的打骂。
  她骂人非常难听,句句都冲着自尊心开刀:妈了个皮、脑袋进屎了、聋子、瞎子、瘫痪了、象修女一样丧个脸、你家死人啦、脸让狗吃了、脸让黑瞎子舔啦。年头太久,大部分都记不清了。
  打人更是她的拿手好戏。我甚至怀疑她就是靠这个锻炼身体。
  巴掌类:全班同学原地站立,她边走边打耳光。有一次,她打到我这里,我下意识的偏了一下脸,结果别人是左右各一下,我挨了左右各两下;有个叫郑*红的女同学给她打得口鼻窜血,她嫌不好看要郑同学洗掉,郑同学要去楼下水池子洗,她可能怕别人看到影响她,强迫郑在我们洗手的脏水盆里洗了脸;她身高1.5米,当时班里有个1.8米左右的男生,每次打到他时她都弹跳起来,象郎平扣球一样猛抽其脸,那个男生怕惹她生气索性弯下腰让她抽。有时候她手打痛了,就换个角度改用手掌砍。
  投掷类:手边有什么就拿起什么,黑板擦、粉笔盒、锁头、水桶、拖布、教鞭棍、书、字典…….有一次,她发疯般把讲台上的书朝我们扔,竟把棚上的日光灯管给打碎了,玻璃被打破就更不在话下了。还有一次竟把拳头大的锁头扔向我们,幸好没有打破我们的头。
  教鞭类:一次,她先是罚我们站,后又手持长约一米的木板条依次抽打,当打到我前排时,可能打累了开始改用捅,站在一米开外,朝一个身高近1.65米的女生当胸一捅,给捅得瘫坐下来,女生挣扎着往起站,还没站稳,早已等在那里的教鞭不动声色又是一捅,女生又瘫了下去。如此几番,情景又吓人又好笑,我站在后面,想笑又不敢,生生把下嘴唇咬出血了。教鞭棍打断,打弯时有发生,当时我们班有个家长是木工,源源不断给提供教鞭棍。
  人打人:还有几次,命令班长代她打。
  罚站:不是一般的罚站,腿不许打弯,腰板挺直,双手自由垂直身体两侧,目视前方。怕书桌上书本挡住她的视线影响监视,命令我们把书本全部放到地上。一节课、二节课、最长时罚了整整一天。站了一天,回家路上蹬自行车腿都不会打弯了。
  饥饿:到了饭点不许去吃饭,她站在讲台上边吃边看着我们。有一次罚站到了中午,别班的学生都吃完了饭在走廊里笑闹,我们饥肠辘辘,直咽口水。她命令值日生去水房把饭盒篮子抬回来,当着我们的面,把一盒盒饭全部倒垃圾桶里,再把饭盒发回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6 21:29:52编辑过]



    *.*.*.*   2006-2-16 21:23:00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3 楼




文章提交者:简萍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三、经济控制
  有一年春节,姑姥来探亲给了我一百块钱。我第一反应是这下好了,半学期的罚款有着落了。因为,我的班主任她用经济制裁我们。
  罚什么呢?手帕是最佳首选,花色还不能重复;药品;文具;笔;日记本,当然还有钱。更狠的是,有时候她不告诉罚什么,你自己猜去。买得不对她心思,又是一顿骂。
  由头是什么呢?溜号,开小差,晚交作业,回答错误,甚至于没有理由,仅仅是因为她不高兴。罚得也不多,每次一块,每天最少一次。
  早自习,第一道程序就是交罚款和物品。她坐在堆得高高的钱物后面,脸上没有一丝表情。
  有一年元旦联欢会,我们兴高采烈准备好会场、节目和发言,结果是在死气沉沉地交罚品和检讨中度过的。会后班长和学习委员不得不送老师回家,因为交的东西太多了,她一个人拿不过来。
  很多同学,为了应付她的惩罚偷家长的钱,我也曾经偷过,因为实在是张不开口向家长要钱。
  即便是在全市掀起“抵制学校不合理收费”的活动时,她的罚款也一分没少过。
  去过她家里的人说,她的床单被罩都是用手帕缝成的,花花绿绿,清新可爱。




    *.*.*.*   2006-2-16 21:24:00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4 楼




文章提交者:简萍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四、精神控制
  初中三年。每个学期的每个月的每个星期的每一天,我们班都在搞活动。在日复一日的活动中,她成了我们的精神领袖和人生教母。
  干部轮选,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升降游戏。我班的班干部分行政和业务两类,比如班长,分行政班长和学习班长,组长,也分行政组长和学习组长,挂行政衔的当然官高一级。她最喜欢做的游戏就是撤职和升职。三年中我几乎把所有的班干职务当了个遍。有一年冬天,所有班干部在挨了她一顿暴打后被赶回家,向家长要罚款钱。我们那次也是豁出去了,集体跑到松花江边玩雪。玩到天黑不敢回家又回学校了。结果惊讶地发现,我们被集体撤职了,原来的“差生”全部取而代之。还记得有个叫李*华的女同学,胖胖的,平时就很爱表现,这次升官为行政班长,一下子“翻身农奴把歌唱了”。班主任命她看着我们站在走廊里写检讨,她手执教鞭绷着脸狠狠报复我们,当时那个恨啊。但她也没得意多久,不久后我们又官复原职了。
  本来学生对当个一官半职都没有太大兴趣,但经过她三番五次的强化,我们都把这种升降同自己的荣辱联系起来,一旦被降了职,自己先瞧不起自己,更别说鄙视其它同学了。
  评比,也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每天评比,每星期评比,每月还要评比,班级四壁上挂满了大表格,分个人项,小组项,上面插着各色小旗。一有个风吹草动,表格上立刻呈现出来。同时,她还制定了游戏规则,帮助值日生搞卫生叫做好事,给班级换灯管、换玻璃之类叫做贡献,这都是能加分的。
  羞辱,是她管理的重要手段。当时班里分三大组,每星期都要换座。她偏偏在垃圾桶旁边单设了一个座位,不包含在任何一个组内,也不用换座。这是专为“差生”和犯错误的人准备的。我也曾经被发配到那个座位上,午饭后垃圾桶里倒满了剩饭,薰得我只反胃。另外,她还规定,高个子犯了错误就调到第一排,以丢脸作为惩罚;低个子犯了错误就调到最后一排,以看不见黑板作为惩罚。
  互相揭发,也是她最爱玩的一个游戏。每天放学前最后一项,就是“报告”,这意味着我们就要放学了同时也意味着我们要大揭发了。全班学生依次站起来,报告一件事,必须点到真名实姓,如:简萍体活时做操不认真;王**做好事一件;李**上自习课溜号了;赵**给班级做贡献了。大家都报好事是不行的,那叫“报喜不报忧”,都报坏事那更不行。于是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某甲跟某乙商量“你报我做好事我报你做贡献吧”;某丙威胁某丁“哼你等着报告吧!”。班级后面挂着一个举报箱,必须实名举报,每周开箱一次当众念出来。这样她还嫌不过瘾,不定期还会搞“不记名举报”。现在回想起来,这是标准的“文革模式”。
  不光控制我们,她连我们的家长也要控制。她多次透过我们警告父母“进我的庙就要烧我的香”。开家长会,一开就是二三个小时,班长先发言,学习委员发言,各科科代表也要发言,最后她才姗姗到场,要求每个家长都发言谈感想,把家长当成小孩来耍。但奇怪的是,家长虽满腹怨言却从没有当众发作的,可能是顾及自己的孩子吧。有一年开家长会,她进了教室就大哭不止,原来有家长把她告到教育局去了,她泣不成声的悲诉自己如何呕心沥血,起早摸黑,如何用心良苦,遭人陷害。结果那天的家长会,成了家长们洗脱嫌疑表达忠心的演讲会。所有的家长都拍胸膛担保自己的人格。我们站在走廊里,竟然全都用怀疑的目光审视着彼此,骂告状的人卑鄙无耻,如果被自己抓到了一定轻饶不了他。
  听检讨,也是她的爱好之一。无数个星期天,阳光明媚,我们坐在黯淡的教室里面面相觑,写检讨,读检讨,过关了才能回家。我那时是班上最会写检讨的人,她眼中的好检讨无非两点要素:骂自己,恭维她。我把自己说成懒惰、无知、愚蠢、不知感恩、浪费父母血汗钱的小人,而她则成了完美无暇的女神。我的检讨用词和风格经常影响其它同学,成为潮流领导者。这在数年后几乎成了我的一个人生污点。我有时会想,如果在文革,我会扮演什么角色呢?
  分类分派,也是她的一种习惯,她把班级学生分成“好生“”和“差生”两大类。平时就这样直接称呼。还分成好生里的“上中下”,差生里的“上中下”。读检讨时,“身为好学生没能帮助差生”“争取努力甩掉差生的帽子”这样的字句不绝于耳。





    *.*.*.*   2006-2-16 21:25:00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5 楼




文章提交者:简萍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五、老师其人
  在一次帮助她收拾讲台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一本同学录,吉林大学数学系的,我忍
不住多看了几眼。在她的名字后面,是一段简介:陈*峰,女,195*年出生,吉林大学**届毕业生,现任*****中学数字教师,吉*市优秀教师,市三八红旗手,先进个人。吉*省优秀教师。我不由得肃然起敬。
  我是个插班生,初一下学期才转来的。当时妈妈为了给我找个好班级,特意托了人,花了钱,才进到她班里。记得第一次见她,她小小的个子,站在高大的妈妈身边,显得弱小无比。妈妈后来跟我说,当时对她充满不信任感,怀疑这么矮小的人,如何管理一群青春期的叛逆少年。
  她当时已经快四十岁了,单身,跟老妈妈住在一起。听说她有过一次短暂婚史,之后就一直独身。多年来,她带出了一届又一届毕业生,每次都是从初一带到初三。她独来独往,在其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跟学生呆在一起。无数个早晨、黄昏、深夜,我们悄没声的看书,她托着腮无声的看我们。
  她能歌善舞,耍扇子舞堪称一绝,每年的文艺汇演,我们班都是毫无争议的第一,因为整齐程度实在是无人能及。
  我们班的队列表演,上过市里的新闻,在教育局有存档。毫不夸张的说,正规部队都未必有我们的标准整齐。体活课练习队列时,全校学生都围着观看,蔚为奇观。她犹为喜欢在黑夜里操练,搬把椅子坐下,听我们的脚步声,稍有错乱,她就能分辨出来。
  有一年教师节,老师们汇演,她唱“沙家浜”选段,一人分饰多角。看着她有板有眼的唱念坐打,我几乎被倾倒了。
  每届学生里,她都会选出来几个宠儿,专门负责接送她上下班。如果某个心宠惹她生气,她就会堵气不用那个人接送。有一年,我们“又惹老师生气了”,她竟然不来上班了,班长组织大家去哄老师。于是,在一个飘着雪黄昏,我们排队来到她家楼下,先写好检讨书,几个人一组,上去念给老师听。甚至于,我们还要讲奶奶――她的妈妈替我们说情。听说,她也会象骂我们一样跟她妈妈大吼。
  有个跟她比较熟的老师曾说她“有才华,就是不得志”。
  她哪里不得志呢?我到现在也没有想清楚。






    *.*.*.*   2006-2-16 21:25:00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6 楼




文章提交者:简萍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六、六十个小“斯得歌尔摩”患者
  写到这里,很多人会说:简萍你太窝囊了,活该她折磨你。
  我只能说,没经历过文革的人,永远无法理解那些疯狂的红卫兵;没遭遇过变态班主任,也永远不能理解我。
  直到初中业,我仍然认为她是个十分优秀的好老师,我从没想过她的所作所为有悖常理。我相信大多数家长也是这样认为的。
  当时三班的老师以温和著称。有一次,我看到她班有个男生在操场骂了脏话。她过去搂住他肩膀轻声劝,那男生却摇头晃脑听不进去。我当时非常鄙视这老师,觉得她简直软弱无能。暗忖“幸好我们班主任厉害,不然早被学生欺负死了。
  有一次,一个“差生”又惹她生气了,我们几个班干部组织全班同学批评“差生”,并请老师来旁观。最后老师终于露出了笑脸,我们也如释重负地笑了。觉得这类批评会很有效,以后可以经常搞。
  发展到最后,如果某个学生惹老师生气,全班学生都群起而攻之。完全是发自内心的!

  听过那个寓言吗?一群猴子被关在大铁笼内,有人在笼顶挂一串香蕉,每当有猴子去吃就把笼内所有猴子痛打一顿,最后,当再有猴子要吃,笼内其它猴子就群起攻之,痛打那个贪嘴的猴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6 21:35:40编辑过]



    *.*.*.*   2006-2-16 21:25:00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7 楼




文章提交者:简萍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七、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加拿大,有个男孩,其父母都是吸毒成瘾者。这个孩子从生下来就惨遭虐待,从来没有接触过外面的世界,直到四岁仍不能站立行走,耳朵鼻子全都没有了。社会福利部门得知情况,前来救助。女警抱起他准备往出走,就在那一刻,他突然尖叫起来,朝着他吸毒妈妈的方面挣去,一边大叫着“妈妈救我,我不要跟他们走!”

  有一天,当中国人都理解了这个故事,好日子也就该来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45

回帖

83

积分

1万

资产值

至尊会员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03-9-18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0 10:34:23| 字数 12| - 中国–北京–北京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极品的老师居然没人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回帖

0

积分

596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5-9-1
发表于 2006-10-21 10:04:04| 字数 25| - 中国–广东–梅州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非人类聚集地凯迪出来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Comsenz Inc

GMT+8, 2025-11-8 03:35 , Processed in 0.079015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OPcache On.

手机版|小黑屋|安卓客户端|iOS客户端|Archiver|备用网址1|备用网址2|在线留言|专门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