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导航
查看: 458|回复: 3

【转贴】愤青调查&精神手淫&为什么自豪

 关闭 [复制链接] |自动提醒
阅读字号:

1440

回帖

1

积分

2703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3-21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5-4-16 09:39:55| 字数 2,640| - 中国–湖北–潜江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S:首先说一下,ZT的,觉得写得不错,有的部分还挺有深度的,虽然可能不大符合目前反日的情绪,贴出来只是希望大家辨证、客观的去看待一些事物,斑竹如果觉得不妥,可自行处理该贴。

===============================================
中国当代民族主义愤青调查:爱国还是误国
原帖地址:http://china.zheteng.com/n1094c13.shtml

精神手淫-伪爱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
原帖地址:http://china.zheteng.com/n1092c12.shtml

黄钟:我们到底为什么自豪?
原帖地址:http://china.zheteng.com/n1091c12.shtml
===============================================
中国当代民族主义愤青调查:爱国还是误国

原帖地址:http://china.zheteng.com/n1094c13.shtml

[日期:2005-04-15]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当民族主义愤青以一种爱国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时候,也对中国社会提出了一道“爱国还是误国”的难题。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引导民族主义正确的发展,是每一个人都必须认真思索的问题

  浙大事件始末

  国际先驱导报杭州特约记者潘凯报道  2004年10月21日,有众多人参加的游行引起了社会各界注意,而事情的起因仅仅是一次普通的浙江大学中外学生之间的口角。

  事情缘起于一位韩国女生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BBS上出售几件衣服,随后就有人回帖要求抵制日货和韩货。该女生也不示弱,指责中国人没有品味、穷,接着又炫耀韩国人的富裕与时尚。一位知情者告诉本报记者,当时在线的中国学生都很愤怒,开始予以反击,主要是为“维护国家的尊严”,同时言辞也比较激烈。

  随后,韩国女生的台湾男友开始给该版的版主打电话,要求到篮球场解决这个问题,版主将这一电话公布以后,有人给这位韩国女生发去了一条短信:“没什么事情,想问候一下你母亲。”女孩随即大怒,回电话追问该同学是谁,这位同学答道:“我是你大爷。”

  “交锋”过后,韩国女生查到了这个电话的主人,于是偕同男友和另外一个人来到该男生宿舍,并威胁说:“我给某某校领导一个电话,能直接让你退学,现在对留学生是很重视的。”结果,该男生自愿在宿舍里被三个人每人打三拳,并在食堂请客吃饭。

  事情本来就到此为止了。但在场的中国学生被激怒了,许多人随即聚集到学校保卫部门门口,要求给出说法,在交涉未果后,大批学生开始在校园内游行。直到凌晨2点多,人群才散去。事情虽然过去了几天,但是仍有许多浙江大学的学生在网上发贴抱怨“打人者至今仍逍遥法外”。

  一次中国学生和留学生之间的冲突在被迅速掺入“国家”“民族”等概念之后,变成了一件带有“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事件。

  事实上,近年来的许多事件最后都被套上了这些外衣。一位参加了这次游行的浙江大学学生说:“其实我到那时(游行前)还没想清楚为什么要讨回公道,不是自愿被打的吗?”

  “后来有人告诉我,同胞受欺侮了,而且是被威胁在先,一定要维护尊严……由于此次事件本身比较猥琐,也缺乏实质内容,于是绕紫金港游行显得非常无趣。但是我们郁闷,我们要发泄……”

  而另外一名拒绝参加游行的浙江大学的学生则显得比较理性。“我比较反对将两个人之间的冲突变成什么维护国家荣誉的事情,因为这个事情中国人和韩国人双方都有责任。因为现在许多人闲得无聊,很容易加入到这种活动中,但是,当气氛一旦搞起来以后,很多人就真的觉得自己是在维护国家的荣誉,这样就很难收拾了。所以我不参加这种活动。”

  谁是民族主义愤青?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王闻报道  浙江大学事件的是非曲直很难判定,但是该事件的起因非常明显,就是中国网络上近几年来让所有人都非常熟悉的抵制日货、韩货运动。

  民族主义愤青的生活状态

  王天涯就是这么一个网络宣传者。2004年5月,王天涯来到北京,开始在一家通讯公司工作。一到北京后,王天涯就经常在网上活动,逐渐认识了一些反日反韩反美的人士。2004年6月,这些人开始组织了一个小组,开始在各大门户网站上发布抵制日货韩货的评论。“效果好吗?”记者关心这个问题。王天涯笑了笑:“还好。反正网络上支持我们的人很多。”王天涯告诉记者说,像他们这样的组织还有一些,平常大家也进行一些交流,就是要让大家抵制日货韩货。“小日本太坏了。”

  “那你生活中从来不用日货吗?”记者问他。王天涯憨厚地说:“随身听肯定得用日本的,要不没有东西用啊。但我们只要有的选,肯定不用日货。”

  王天涯的生活状态是有代表性的。“他们都叫我‘愤青’,愤青就愤青吧,我无所谓。关键是要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抵制日货的重要性。很多中国人受了日本人欺负,还说日本人好。我就见不得这样的事情。”

  王天涯并不孤独。在中国几乎所有大学的BBS,谈起日本、美国和韩国,许多时候都是群情激昂。

  在新浪网有关日本和中国东海问题谈判的评论中,网民们基本都持一种强硬的态度。许多人已经开始分析中日两国的军事实力对比,认为中国可与日本一战。

  这种网络上的愤怒已经让日本人感觉甚切。当记者就日本是否会取消对华经援的问题请教一个日本教授的时候,该教授一直在问同一个问题:“为什么日本向中国提供了这么多援助,中国人还是这么讨厌日本人?”在北京的几天,该教授在中国的网站上转了转,顿时被“镇”住了:“网络上一片谩骂,我都不忍心看下去。实际上,我们这些从事中日交流的人最清楚,日本的右翼经常就此向政府施压,要求对中国强硬,最后就是两国中那些非理性的人把中日关系毁了。我们做再多的事情也没有用。”

  愤青与极端民族主义者

  “我们管这些人叫‘愤青’。”社会学家李明水对记者说。

  事实上,愤青这个概念并不仅仅局限于民族主义者。当记者用这个概念去询问一些社会学家的时候,很多人并不明就里。周孝正告诉记者:“社会学界并没有对这个概念给予明确的解释。”李明水也告诉本报记者:“这个概念原先是形容出于反叛期的青少年,之后又被用于形容那些没有找到生活方向的知青,但是此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概念的定义对象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它在中国开始被广泛引用,是针对西方情调至上的“小资”文化而来的,它原先的主要任务是反小资。“因为他一开始就是针对西方文化至上的,所以应该说由它来充当民族主义的代言人有一定的基础,这个概念虽然有了许多分支,但是最主要的是反美反日一派。而其中最为令人关注的是‘谩骂式爱国主义愤青’”李明水对记者说。
X200 + dock

1440

回帖

1

积分

2703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3-21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05-4-16 09:40:51| 字数 2,918| - 中国–湖北–潜江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有人分析愤青文化:“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加深,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处处受制,经济利益、国际声誉不断受到损害,这是愤青文化兴起的根源。以强硬的手段来争取中国国家利益,是愤青文化的核心思想。”

  而在西方媒体看来,愤青则已经完全变成了极端民族主义的代名词。在西方主流大报的报道中,常常会在“fen qing”这个中文拼音后,加上一个解释性的单词“ultranationalist”(极端民族主义者)。

  极端民族主义者的分类

  愤青事实上并不仅仅包括极端民族主义者,他也包括了许多由于一直不得志,对现实不满的人,这些人常常“与时俱进”,对于一切事情都要表示不屑,对于一切事情都要批判。

  还有一种愤青是“怀旧型”,他们往往非常怀念计划经济时代,怀念毛泽东时代对外部势力的强硬。而这类人里面又分为两类,一类人是真的喜欢那个时代。中国有一个著名的“红五星网”,一进入网站就会有一套繁琐的祭神仪式,然后显示一行话:“现在请同学们、朋友们进入各个战场!保护同志和人民!团结朋友!消灭敌人!”从网页设计到用词,都让人想起文革时期的各个批斗会。

  第二类人则是因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由于在现实社会分配中吃了亏,就开始怀念计划经济时代的生活。一位毕业于北京某高校的大学生曾经对记者说:“现在都是什么社会啊,还不如毛泽东时代好,那时候大学生哪用得着找工作啊,都是包分配。”

  但是李明水分析道:“以上提到的这些人都是社会边缘人物,很难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影响。真正关注的应该是中国现在出现的排外愤青,即那些极端民族主义者。还有一类就是极右愤青,他们要求在中国立即实现西方式的民主。应该说,这两类愤青的危害是比较大的。”

  目前的极端民族主义者主要有三类,这三类人的特点也有可能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出现。第一类是反日和反美愤青。这类人的主要特点是对于美国和日本的一切东西都要反对。反对日本的最出名例子便是京沪高铁项目。据记者了解,一些人在反对日本的新干线技术时,并不真正了解日本的技术优劣。

  反美者的最近一次演出则是发生在赵燕事件后,极端民族主义者都认为赵燕被打是奇耻大辱。很多人在网络上发贴表示:“大家看到了吧,这就是美国式的伪民主”“打倒美帝国主义”等等。

  第二类人则是反美愤青的分支,他们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将本·拉登和萨达姆等人奉为英雄,来发泄心中的情绪,在2001年美国“9·11”发生后的那个晚上,记者所在学校的走廊里发出了阵阵欢呼。在许多大学的BBS上,也多有“美国终于受到惩罚”“拉登是英雄”的帖子。“这些人只是一味反美,而将最根本的同情心和道德抛之脑后。”李明水评价道。

  第三类人是要求武力攻台者。在每一次两案发生矛盾的时候,许多愤青都要在网上发布言论,分析两方军事实力对比,要求解放军在一夜之间踏平台湾岛。记者的一位同学就最喜欢报纸上有关台湾的内容,常常跟记者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台的可能性,并且对记者来自福建省表示同情。

  极端民族主义:爱国还是误国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记者林西齐报道  在提到民族主义的时候,许多人都会提示,要把“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加以区分。事实上,这两个概念在很多情况下是容易混淆的,也致使许多愤青披上“爱国主义外衣”而变得刀枪不入。

  这与美国在“9·11”之后将批评政府的声音视为“不爱国”有异曲同工之妙。

  极端民族主义爱国吗?

  著名政治学者甘阳先生曾经在一篇文章里引用英国政治学家米讷格(Kenneth Minogue)在其《民族主义》中的观点来解释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不同。

  米讷格认为二者的区别在于,爱国主义是热爱本国的现实状况(loving one's country as it is),因此主要表现为抵抗外来侵略以捍卫现实存在的祖国;反之,民族主义则是致力于实现祖国尚未达到的理想目标(ideal of one's country that is yet to be realized)。如上所述,民族主义本身无可厚非。但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引导并建构一种健康的民族主义则已经成为一个严肃的课题。而民族主义愤青所代表的谩骂式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则恰恰是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警惕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排外式的愤青更多的是代表了一种极端的民族主义。”社会学家李明水对本报记者说。

  民族主义愤青遮蔽真理谈论

  李明水分析说:“中国最开始的极端民族主义是从《中国可以说不》这本书开始的,此后中国的一批极端民族主义者就纷纷出书立说,对西方说不。当这种排外情绪广泛弥漫开后,往往伴随着高涨的爱国主义,让人无法对他们进行批评。而任何反对它的人都会被吞噬。”

  这些例子里最著名的莫过于“对日新思维”。在一些专家提出“对日新思维”后,立即被指斥为“汉奸”,网络上群情激昂。以至于事件过去了这么久,当记者想就一个选题采访日本问题专家时,许多人还是战战兢兢,一位中国社科院的日本问题专家对本报记者说:“现在说话要小心,否则反弹太大了。”

  当正常的学术探讨被冠以更多的政治意味,已经没有多少人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之相反,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的愤青则容易被人们奉为英雄。北京的学生程广至今回忆起中学时期看《中国可以说不》的场景,仍然热血沸腾,“觉得这些作者真给中国人长脸。”

  事实上,鲁迅先生早在许多年前,就提出要警惕在爱国主义外衣包裹下的民族主义。先生称他们为打着爱国旗号的“爱国贼”。“‘爱国贼’对中华民族的危害一点也不亚于‘卖国贼’,对中华民族的负面影响也更为深远。‘爱国贼’因为披着爱国外衣的缘故,对国民有很大的欺骗性,经常被国民误认为是‘民族英雄’。

  学者认为极端民族主义其害有四

  政治学者萧公秦对这种民族主义的态度是要加以反对。他分析说,首先,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危机形成一种深层的“受害意识”,这种“受害意识”固然是激发我们民族奋力争取富强的精神资源,另一方面,基于受害的历史记忆而产生的高度敏感心理,任何现实的温和冷静的态度,将在这种非理性的情绪状态中被解读为“对外软弱”,解读为委曲求全的“绥靖主义”。到头来,连务实的主政者也会被逼得要“顺应”从极端民族主义的潘多拉盒子释放出来的“民意”,被迫以刚性对抗来作为解决复杂国际关系的基本选择。

  其次,在中国的现实条件下,这种激愤民族主义将有可能走向“闭关锁国论”。实际上,自明清以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就存在着闭关锁国的价值倾向,近代以来的民族生存危机的压力又者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倾向。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以唯我独尊的左派原则来解读不同文化的价值冲突。文化大革命高倡“反帝反修”的极左派就是如此。

  第三,“闭关锁国论”又必然与极左思潮的死灰复燃相联系。在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以后,海外新左派电子杂志《中国与世界》,甚至把1963年陈伯达主持撰写的“反修”文章《六评》祭出来,反对当今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非理性的民族主义对人们心理的控制,反过来又会激起大洋彼岸另一方某些别有用心的保守派政治家的非理性态度的反弹,并使该方中的理性现实的声音同样受到压抑。

  第四,在极端民族主义支配的精神氛围下,最大的得益者是机会主义者。他可以轻而易举地利用民众的情绪,转移人们对经济改革与社会问题的注意力。 前苏联国家就出现过这样一种趋势。当然,这种情况目前还没有在中国出现。
X200 + doc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0

回帖

1

积分

2703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3-21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05-4-16 09:41:42| 字数 2,990| - 中国–湖北–潜江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
精神手淫-伪爱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

原帖地址:http://china.zheteng.com/n1092c12.shtml

[日期:2005-04-15]

来源:网络

作者:面对现实

  当年鲁迅有篇文章叫做《论睁了眼睛看》,告诫国人要学会睁眼面对现实。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的视力仍然毫无长进,倒是中气越来越足,闭著眼睛恶骂一通已成了爱国壮举。

  我只能感到说不出的悲哀。如果我们的爱国主义就是讳疾忌医,辱骂指出我们短处的人,文过饰非,寻找种种理由原谅自己,把自己的一切不幸归咎于他人,那么我们岂但永远赶不上日本,迟早还要被淘汰出世界民族之林。一个拒绝承认事实、承认落后,只会自欺,不会自省的民族实在没有资格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知耻近乎勇”。如果我们真是一个有著起码羞耻心的民族,看了日本人的帖子,除了愤怒之外,更应该感到无地自容,因为除了那些污辱话语外,它说的句句是事实:甲午战争,中方的装备不说占压倒优势,起码是双方旗鼓相当。可一仗下来,陆军一溃千里,海军片甲不存,这不是因为我们的怯懦与腐败,难道是因为天助倭寇?当今的国人,又有谁不是嘴上骂得凶,骨子里不崇拜东、西洋的物质文明,巴不得娶个东西洋妞,嫁个东西洋商,好跑到花花世界去享福?从中央到地方,又有哪一个领导不把日本财神爷们顶在头上,磕头作揖地乞求人家贷款投资?从甲午之战到抗日战争,我们那些为国慷慨捐躯的先烈们的遗骨又在哪里?九百六十万方公里土地上,有哪一座抗日国军的烈士陵园逃过了“破四旧”的荼毒?从欧洲到美国,有哪一个在两次大战中丧生的士兵的遗体不是安葬在风光秀丽的陵园中、名字不是刻在四季鲜花供养的巍峨的纪念碑上?如帖子所说,连侵略军都还知道崇敬那些手持大刀扑向他们的勇士们,为什么英烈们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广阔热土上,反而容不下他们的忠骨?连建在重庆的“抗战胜利记功碑”,我们都有本事把它改成歌颂内战的“解放碑”,当今之世,又还有哪一个国家象咱们那样忘掉上千万死难同胞、糟踏先烈、辱没祖宗?这样的国家,又还有什么脸面去对人家的靖国神社说三道四?

  其实,还忘记了一个更难堪的事实。当年昭和天皇毙命,英国王储查尔斯闻讯后立即改变原定的访日计划,半道转向东南亚,以抵制他的葬礼。我们的政府却忙不迭地专门派出外交部长去奔丧,在寥寥无几的吊客中鹤立鸡群,占尽风光。一面如丧考妣,沉痛悼念领导杀害上千万中国人的头号战犯,一面又不准他部下的灵牌放在神社里,如此毫无气节与章法,就算人家不说,自己也该觉得难堪吧?

  但我们不会难堪。我们的爱国主义的真谛,就是闭眼不看那些让我们脸红的历史与现实,就是发明出种种理由来开脱自己,归咎他人。在这点上,势不两立的□□与民运人士竟然高度一致。

  根据官方的说法,我们之所以落后,是因为帝国主义的欺负。但一个民族让人反复欺负长达一个世纪,这民族自身总有点不对劲吧?

  我们既然是开化最早的民族,为什么不是我们而是别人变成了欺负人的帝国主义呢?当年一只区区数千人的英国远征军,坐著木帆船,拿著火药枪,远离后方数千里孤军深入,居然有本事在中华大地上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要是真有决心抵抗,不管武器怎样落后,几亿人吐口唾沫也要把他们淹死!何况我们尽管受欺负,总还没有象南韩、新加坡、台湾、香港那样变成殖民地,更不用说象德国日本那样,家园被炸回到石器世代,领袖被绞杀,国家被占领,领土被分割,为什么人家就有本事在二十多年内从灰烬中再度崛起,我们却至今在泥泞中苦苦挣扎呢?再说中国人民不是早在五十年前就站起来了吗?为什么“帝国主义夹著尾巴逃跑了”后这么多年,我们还是没能耐建设自己的国家,又要苦苦哀求人家回来,再对我们进行经济侵略呢?所以,我们如果还有一点羞耻心,趁早还是停止把中国过去现在的一切苦难都赖在鬼子头上,用百年前的仇恨去煽动仇外心理,籍以掩盖眼前的内政问题的无耻作法。

  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也就有什么样的领袖。欧美先进国家从未普遍认同□□主义,是因为这些民族远比我们明智成熟。说到底,是我们民族那种夜郎自大,好大喜功,巴不得一步登天,当上全球的龙头老大的躁狂心态,最初使得民族中的先进分子决定以“走俄国人的路”来建立“世界上最先进的社会制度”,后来又驱使全民如中疯魔地“超英赶美”,最后更让我们沉溺在身居“世界革命中心”的巨大快感中,以“全人类解放者”的身份居高临下地干尽人世间的丑恶勾当。一个民族只要干出“大跃进”“文革”这两件事中的任何一件,该民族就能进入“耻辱吉斯尼大全”而永垂青史。可我们干了这两件事还嫌不够,如今,又正是这浅薄的民族虚荣心亦即廉价爱国主义席卷风靡了海内外大多数华人知识分子,让他们在人民刚刚脱出饥寒之后又开始仇外鼓噪,煽动号召内战,甚至推出建立独霸亚洲的“大中华帝国”的法西斯“建国大纲”!这样疯狂下去,我们刚刚略显生机的国家又要被推入“排外-破产-更排外-更破产”

  以及“内战(造反)-遭殃-再内战(造反)-再遭殃”的千年怪圈。

  “知耻近乎勇”。唯有勇者能知耻,惟有强者敢于承认自己的短处,尊重并学习敌人的长处。受了欺负后不知自省自励自强,只知躲在自己人圈子中痛骂对方,是典型的懦夫满足复仇欲、发泄嫉恨心的精神手淫。日本人两次从逆境中崛起,与中国人的屡试屡败形成了强烈对比。当年美国人的大炮轰垮了日本的“锁国令”,日本人不是象中国人那样死撑“天朝上国”的臭面子,把头埋在沙堆里,而是开关延敌,发动了明治维新,“脱亚入欧”,迅速按西方的先进模式重建了自己的国家,成功废除了美国强加于他们的包括“治外法权”在内的不平等条约,先后打败中国与俄国,一跃而为一流强国。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被彻底炸为废墟,国土被占领,财团被解散。日本人没有简单地仇恨向他们扔下原子弹并占领其国家的头号敌人,而是虚心学习对方,按对方的模式改革自己的政治经济制度,与对方结盟并从中为自己捞取最大好处,二十年后又卷土重来成了世界第二。

  我们呢?鸦片战争以后的事不必说。就是在今天,官方仍然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死死抱住“世界上最先进的社会制度”就是不松手,把先进的西方文明拒之门外。民间不是“扶清灭洋”、盲目仇外的义和团,就是造反作乱、荼毒生灵的孙中山,而我们优秀的知识分子们不是醉心于弥缝“中国文明最优越”的千年谎言。这过去的一个世纪中,中国人民的智力、情商又何尝有尺寸长进!就是吃准了这一点,那个鬼子的作者才敢于放肆地污辱全体“支那人”。的确,除了精神手淫一番,我们又能把人家怎样?要想赶上日本,再世为人都还渺茫。“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we well deserve it。

  真正的忧国忧民、以国脉民命为念的爱国者,应该有胆量,有气魄“以日为师”,虚心学习这个民族过人的长处。至少,我们应当把那份帖子当做勾践用来激励自己的苦胆,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清理一下埋在民族肌体中的肿瘤细胞,特别是促使我们周期性癫痫发作的虚骄轻狂、动辙仇外的劣根性。当然,这要比哗众取宠、媚俗邀赏的精神手淫来得艰难。

  我知道,此文等待它的也只会是大批判式的怒吼。对此我将概不作答,只在此处留下几句旧话:“物必先腐,而后虫生”,“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发布日期:二○○○年十月十一日
X200 + doc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0

回帖

1

积分

2703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3-21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05-4-16 09:42:19| 字数 2,265| - 中国–湖北–潜江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
黄钟:我们到底为什么自豪?

原帖地址:http://china.zheteng.com/n1091c12.shtml

[日期:2005-04-15]

来源:光明观察周刊

作者:黄钟

  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所谓自豪,就是为成就等激发出来的光荣感。

  如果一个中国人对另一个中国人拍着胸脯说:“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你一定会认为这个人有神经病。大家都是中国人,有什么可自豪的?

  显然,这种自豪只能相对外国或者外国人而言。

  问题是,这样一来,自豪感就和小孩子吵架同一个水平了:你说你家有自行车,他就说他家有小汽车;你说你父亲是教授,他就说他父亲是省长……

  其实,生而为什么国家的人,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罢了,用不着自豪或者不自豪。

  在面对世界时,中国更需要的不是要培育所谓的民族自豪感,而是需要养成实事求是的精神。

  因为我很难想象:屈原走到汨罗江畔会仰天长啸,我为自己是一个楚国人而自豪;孟姜女站在长城边上会说,我为自己是一个秦国人而自豪;那刚被阉割的司马迁会说,我自己是一个汉国人而自豪;那被锦衣卫无辜关押严刑拷打的人不会说:我为自己是一个明国人而自豪;那被税吏横征暴敛走最后一铜板的农民不会说:我为自己是一个清国人而自豪……肤色、出生地或者国籍,并不是一个人可以引以自豪的理由。

  但我们可以说:我自豪,我是一个独立自由的人。在这里,我不用担心自己的血汗没有保障,不用害怕生命没有安全。

  培养自豪感容易使人误入歧途。

  当鸦片战争一败涂地后,中国最需要的是自豪感吗?难道我们感到自己的技术等等不如外国,就叫自卑吗?中国人如果认识到了这一点就会自暴自弃吗?反正我想不出来,当人家拿着机枪而中国士兵拿着弓箭时,怎么会产生自豪感。什么时候都昂着脖子自豪,肯定是脑子出了问题。想想看,在一个“万马齐喑究可哀”的、连才偷、才盗都没有时代,又有什么可以自豪的呢?当黄遵宪在时局飘摇不定中感到是“斗室苍茫君独立,万家酣梦几人醒”时,他难道应该为国民的麻木愚昧充满自豪?当谭嗣同在菜市口慷慨赴难时,他心中留下的难道是对中国的自豪,而不是悲哀凄凉?

  也许只好说中国有四大发明,以此来激发人们的自豪感。可是老祖宗的东西和今天面临的问题风马牛不相及啊!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如果不实事求是,培育起来的自豪感是会露馅的。

  首先是它往往要夸大或者强调自己国家在历史上的或真或假的辉煌成就与灿烂文化。可老祖宗的炼钢技术在当时再怎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火药再怎么比人家早几百年发明,都不足以给八旗军对付八国联军增添多少胜算!所谓的自豪感往往是一种时间错位的陶醉。真正有资格自豪的是老祖宗自己,而我们倒是应该惭愧和反思:为什么国家沦落到了今天这等地步?当务之急是吸取经验教训。

  其次是,容易把自己国家的繁荣强大绝对化,而忽视了它的相对性。甲午战争前的中国海军实力难道不是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强大而又先进吗?忆苦思甜,我们的现代海军可是从无到有,就是当时世界上也排名前列,确实值得赞美几十年改革的伟大成就!清朝的覆灭,耐人寻味,应该说自鸦片战争到民国成立,中国不是没有进步,而是不适应国际社会发展的要求。

  可以说,很多开创性的基业都是从晚清开始的,铁路、电报等,从无到有,海军在甲午战争前,在世界排名第八,这些成就相对自己的历史,确实足可夸耀,但在与世界的竞争中却一败涂地。我们的眼界不能只限于自己的脚尖,沉醉于所谓的“民族自豪感”,而必须认识到,如果跟不上世界的潮流,就是发展也有亡国之虞!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孤立的,正因为这样,黄海海战中的日本舰队才不会恭维你的强大!如果自己的国家相对别的国家显得贫弱,难道还要有自豪感吗?因此,要自豪,就得向最低的看齐!

  再次是,意识到了相对的差距,于是就挑出国家某一个方面,大肆渲染,结果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其他因素,以为自己的国家在世界上真的是了不得了。虚骄之气油然而生。某些刻意挑选的事件,也就成了图腾一般被人们崇拜。一旦国民甚至政治家养成了这种心理,他就很难客观地看待其他国家的实力和前景。

  我们只要翻开任何一本公开出版的有关所谓民族自豪感的读物,都可以发现比比皆是拙劣的神话,体现中国的夜郎自大和泱泱大国的小气。我们说自己用只占世界上1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可日本有是用多少耕地养活多少人口呢?美国只占世界5%的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却拥有世界总额的四分之一、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获得者中有三分之一的美国人……按照所谓的自豪感理论,谁更有资格自豪?!不断培育自豪感的结果是,我们已经看不清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坐井观天是我们的唯一不断发扬的精神。在我们的文化中,无处不弥漫着这种害国主义的毒素。由于我们无法蜷缩在亚洲的一隅,逃避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往与竞争,就不能不放弃这种自得其乐的思维。

  总而言之,自豪感通常不过是高估自己的代名词。自豪感必须制造先入之见,结果必定是僵化思维颇有市场,养成许多深信不疑的教条。

  一个国家的人如果过分自豪了,就喜欢给人家看相算命,大言什么苍天当死黄天当立,天天说别人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要不然,怎么显示出自己的国家值得自豪呢?

  热爱自己的祖国,当然无可厚非,但是赞美其他的国家,认为它的制度比自己国家的要优越,或者可取之处甚多,未必就是要去卖国媚外。

  魏源一辈子也没有跨出国门半步,其爱国之情,天日可鉴。但他在《海国图志》里,提纲挈领地用武、智、公、周、富、谊六个字赞美美利坚合众国。而梁廷
X200 + doc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Comsenz Inc

GMT+8, 2025-11-8 20:45 , Processed in 0.074945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OPcache On.

手机版|小黑屋|安卓客户端|iOS客户端|Archiver|备用网址1|备用网址2|在线留言|专门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