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kevinthinkpad 于 2025-8-20 22:20 编辑
转:对护眼屏幕的需求绝对不是伪需求,更不是一小撮人的自嗨。 我曾经也是对屏幕材质无感的,但连用了五六年oled之后,突然有段时间眼睛扛不住了,患上了干眼症,散光度数涨了一百多。我用oled算是比较早的,除了三星用户,应该是前两批,这个东西确实需要考虑体质原因,有的人可能睡一觉就能把眼睛的“血量”回满,有的人可能就差一滴满血,日积月累后,有的人眼睛还扛得住,有的人某一天突然发现自己残血了。 我就是那个没扛住的,而我的不适状况(第二天起床眼睛花,泪少)在我换成lcd手机以后就直观变好,换成oled之后还会复现(当时)。 当时的普遍说法是调光策略导致的,oled的亮度不会真正降低,只是通过高频闪烁240hz~480hz让人以为降低,这种闪烁对大脑起到了欺骗作用,但对眼睛本身仍有影响。 特别是暗光环境下,人瞳孔会放更多光线进去,会放大oled的伤害。
近几年,厂商们开始重视频闪的控制了,应该也是得益于电池的发展,有多余的电量去进行1920hz以上的高频闪烁了。然后人们就发现,不只是调光策略导致的频闪原因,不同的oled还会导致其他用眼不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