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锋狂百科第十七期:蓝宝石玻璃特性解析
一直以来,手机材质的选择与使用都是各大厂商及用户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从早期的塑料材质到金属材质,再到航空合金以及皮革材质等等,这些材质的应用在市场中,也都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与普及。近期,手机行业中再次掀起了关于一种新材质的讨论争议——蓝宝石玻璃。对于这种陌生的新型材料,它的特色在哪,对于厂商及用户来说,又能够带来什么?本期的锋狂百科,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关于蓝宝石技术及其产品的详细信息。http://www.gfan.com/html/uploads/allimg/141027/2249464_141027201455_1_lit.jpg
关于蓝宝石
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下真正的蓝宝石,也就是那些陈列在珠宝店及镶嵌在古代皇室王冠上的那种珍贵石头。根据宝石方面的资料显示,蓝宝石的矿物名称为刚玉,属刚玉族矿物。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铝,因含微量元素钛(Ti4+)或铁(Fe2+)而呈蓝色。属三方晶系。晶体形态常呈筒状、短柱状、板状等,几何体多为粒状或致密块状。
http://www.gfan.com/html/uploads/allimg/141027/2249464-14102H01531.jpg
而实际上自然界中的宝石级刚玉除红色的称红宝石外,其余各种颜色如蓝色、淡蓝色、绿色、黄色、灰色、无色等,均称为蓝宝石。而蓝宝石的产地在泰国、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老挝、柬埔寨、中国山东昌乐,海南,重庆江津的石笋山均有发现,其中最稀有的产地应属于克什米尔地区的蓝宝石,而缅甸是现今出产上等蓝宝石最多的地方。
http://www.gfan.com/html/uploads/allimg/141027/2249464-14102H01530.jpg
在宝石类中,钻石的硬度为10,也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蓝宝石、红宝石以及祖母绿的硬度为9,其硬度也相对较高。而刀子金属类的硬度只有5到6。因此,在市场中,不少消费者在鉴定宝石产品时,通常都会使用刀子类工具通过拉划进行测试。这也是最直接与最直观的测试方式之一。
蓝宝石玻璃
由于蓝宝石的硬度仅次于钻石,科技厂商通过对其元素提纯,应用在一些透明玻璃面板上,可以实现比传统化学增强玻璃更好的硬度表现。根据以上我们所了解到,蓝宝石的硬度值为9,而玻璃的硬度值为5,并且,前者的断裂韧性值为2.3MPa√m,几乎是普通玻璃的3至4倍。
http://www.gfan.com/html/uploads/allimg/141027/2249464-14102H01535.png
除了拥有极高的硬度之外,蓝宝石还有着极好的电气特性和介电特性,并且拥有防化学腐蚀,耐高温,导热好,硬度高,透红外,化学稳定性好等特性。因此在一些工业领域中,许多仪器常用它来代替其它光学材料制作光学元件、透红外线光学窗片等等。此外,蓝宝石玻璃还被广泛地应用于红外及远红外军用装备方面,如:应用于夜视红外和远红外瞄准镜、夜视摄像机等仪器和卫星、空间技术的仪器仪表中以及用作高功率激光器的窗口、各种光学棱镜、光学窗口、UV和IR窗口及透镜、低温实验的观察口,在航海航天航空用高精密仪器仪表等方面得到充分应用。
蓝宝石玻璃确实有很大的优势,如果应用在手机行业,确实可以很大的提升手机屏幕的抗刮耐划性,但是在目前来说,蓝宝石玻璃要想普及,似乎还需要一段时间。根据业界专业人士表示,蓝宝石玻璃在制作工艺方面,极其复杂,相比普通玻璃需要多花四千倍的时间生产,温度需求也比普通玻璃高很多,而且因为蓝宝石玻璃的硬度,生产流程也比较困难。如果在熔炉里出一点差错,后期切割的成本就会“呈几何级数增长”。
http://www.gfan.com/html/uploads/allimg/141027/2249464-14102H01532-lp.jpg
对于目前手机行业的厂商来说,蓝宝石玻璃确定有着很高的营销噱头,但真正推广起来,还要基于玻璃厂商的工艺技术及产能,如同iPhone 6发布之前,网上就有不少传闻称苹果或将在下一代产品采用蓝宝石玻璃,但发布会结束之后,用户也没有看到采用蓝宝石玻璃的iPhone 6登场,而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与苹果所合作的蓝宝石玻璃厂商由于技术方面的困难,无法进行大面积量产,造成该厂商最终负债累累宣布破产。
而目前市面上虽然也有一些厂商推出了采用蓝宝石玻璃的手机产品,如vivo发布的X5蓝宝石限量尊享版等等,从产品命名我们就能看出,“限量尊享版”并非代表大面积推广,而同时,在售价方面,vivo X5蓝宝石限量尊享版相比普通版的售价也高出了近几百元,从而说明,蓝宝石玻璃量产可能性非常低,同时在成本方面,也相比普通玻璃高出很高。因此,部分厂商可能会根据市场策略推出一些所谓的“限量版”但却无法进行大批量生产与推广。
总结:蓝宝石玻璃确实有着极高的优势与特色,在工业及军工方面,也确实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在消费级领域,由于技术不成熟,良品率低无法进行大批量生产等等因素,从而也就成为了蓝宝石玻璃无法普及最大障碍。但相信未来,蓝宝石玻璃在突破重重难关之后,势必将会在手机行业以及整个消费级领域掀起一股玻璃市场的全新革命性改变。
美媒:苹果消耗全球四分之一蓝宝石供应量
摘要:据美国Quartz网站11月21日报道,虽然苹果在旗下iPhone的照相机镜头与指纹识别器上已经使用了全世界差不多四分之一的蓝宝石,但这还远远满足不了苹果对蓝宝石的需求。同样没能满足苹果要求的还有其蓝宝石供应商GT advanced,最终随着双方合作计划的破产,GT advanced也不得不宣布破产。苹果与GT advanced公司在2013年11月签订了蓝宝石的供货协议,原计划在iPhone6上搭载蓝宝石玻璃屏,可惜计划未能实现。此次合作的流产也使GT advanced宣布破产。
http://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14/1124/dfb5f0ada41ed7b.jpg
资料图
美国《华尔街日报》称,苹果与GT advanced的合作是充满戏剧性的,在苹果苛刻的生产要求和巨大的生产压力下,GT advanced最终因生产的蓝玻璃没能达到苹果的要求而被弃用。
分析到两大巨头合作的原因时,《华尔街日报》认为,虽然苹果旗下iPhone的照相机镜头与指纹识别器已经使用了全世界蓝玻璃的四分之一,但这离苹果对蓝宝石的实际需求量还很远,因为其旗下智能手表的蓝玻璃屏幕和iPhone的蓝玻璃屏幕对蓝玻璃的需求量更大。
《华尔街日报》还提到,苹果为GT advanced制定的计划产量是世界上其它同类工厂的30倍。
学习了 高大上的材质
iPhone 7蓝宝石屏或河南造 富士康签地2千亩
近日,有海外媒体报道称,富士康拟投350亿元在中国郑州建厂,生产iPhone显示屏。这一消息随即引发了各方有关iPhone7透明机身、蓝宝石显示屏将实现“河南造”的猜测。相关报道分析称,富士康如能为iPhone 生产触控面板,每部手机利润可达45美元至52.5美元,而据说将用于iPhone7的蓝宝石面板单价更高。自2011年落户河南以来,富士康一直以iPhone组装代工为主,2013年生产手机9645万部,出口成品手机8446万部,实现进出口总值271.26亿美元。富士康此番深耕河南,消息是否属实?
项目落地几无悬念
11月12日,郑州市ZF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有关方面)最近刚签了协议,决定共同投资建设(富士康新厂),选址在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试验区以北,靠近郑州经济开发区,占地大概2000亩。”据其介绍,2014年新厂以生产手机面板为主,与iPhone6生产重镇航空港组装加工厂为邻。
“具体投资额会根据客户需求量增加或减少。”11月13日,面对《中国经济周刊》的进一步求证,富士康河南区域某高管并不愿意透露太多,“目前只是筹备建设,还没有这么快。虽然富士康有这个急迫性,但落成生产要综合基础设施配套、ZF的配合度及配套政策条件来考虑。”
采访中,一些业内人士对以“代工”著称的富士康,此番能否突破技术难题也表示了怀疑:“苹果是一个很苛刻的客户,对显示屏的要求,已经超过了肉眼所能感知的程度,甚至要放大到显微镜下。”
“主要是自主研发,技术问题不大。”上述富士康河南区域高管表示,研发中心目前已决定落地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试验区,但并不愿意透露更多详情。
长期关注科技领域的中经国融资产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温谨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很多人都知道富士康是代工企业,但很少有人知道,它一直在开发新技术,并拥有庞大的专利组合。”至2014年4月,富士康已将旗下多项通信技术专利出售给谷歌。
相关资料显示,早在2013年8月26日,谷歌就从富士康购买了可穿戴技术设备专利,旨在强化自己在该市场的领先地位。截至2014年4月,富士康公司已申请12.84万项专利,全球范围内获得专利超过6.43万项。
http://image.c114.net/20141125/17/7221381044518420933.jpg 数据来源:郑州海关 编辑制图:《中国经济周刊》采制中心手机已成为河南最大单项出口商品
河南省ZF研究发展中心主任王永苏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如果富士康能在河南长期发展,并像华为手机那样形成自己的产品品牌,对于河南的整个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将具有重大意义。”
王永苏表示,富士康虽为苹果手机代工企业,但属于高技术产品,原材料需要进口,成品需要出口,重要的是销往美国、欧洲等世界各地,对郑州航空港而言,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中国经济周刊》从郑州海关了解到,自富士康苹果手机项目落户河南以来,手机逐渐成为出口最多的单项商品,已改变了该省外贸出口商品结构。
郑州海关的数据显示,2013年,富士康出口手机196.9亿美元,增长26.4%,占河南省出口的54.7%。同期,富士康集团下辖企业进出口354.9亿美元,增长20.7%,占该省进出口的59.2%,其中进口154.2亿美元,占该省进口的64.4%;出口200.7亿美元,占全省出口的55.8%。富士康进出口贸易对该省外贸的贡献率为74.2%。2013年,该省外贸进出口增长15.8%,其中有11.8个百分点由富士康拉动。
此外,富士康的社会效益也不可小觑。
“据测算,富士康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带动的就业比例是1:6。”王永苏分析,“由于河南产业配套相对落后,最保守测算为1:3。加上富士康带动的衣、食、住、行等生活配套和纸箱、零件生产配套及建设等行业就业,这意味着,富士康在河南每招收1名工人,就间接带动了3个人就业。”
《中国经济周刊》调查发现,富士康目前在郑州有3个厂区,综合保税区有32万工人,出口加工区3万人,济源3.5万人。加上鹤壁、中牟、驻马店、开封等市县,粗略计算,富士康在河南约有员工40万,倘以1:3配套比例估算,富士康在河南所带动的直接、间接就业人数在160万人左右。
“量变达到一定指数就是质变。”郑州大学MBA中心常务副主任、知名学者刘伟教授从“政策红利”的角度分析“富士康效应”称,郑州航空港获批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以及综合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项目的申办,和富士康的存在有很大的关系,还有正在申办的E贸易试点。
来自郑州航空港经济发展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份,航空港区生产手机4971万部。创维、中兴、天宇等16家手机整机生产企业纷纷进驻。2014年,该区手机总产量预计将超过1.5亿部。目前,该区已形成集货运物流、制造、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经济试验区。
富士康将在郑州打造智能终端全产业链
富士富为何青睐河南这片土地?
“亿万人口的市场、丰富低廉的劳动力、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高配合度的地方ZF、非常优惠的经济政策,应该是富士康落户郑州的重要原因。”中经国融资产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温谨分析称,“但是,富士康的生存与发展并非没有一点压力。”
温谨指出,目前,韩国以压倒性优势引领世界高科技研发,其次才是日本及中国台湾。例如日本夏普,是世界液晶显示屏技术最强的。富士康要想打破壁垒,赶超前辈,目前阶段必须“联日抗韩”。据温谨透露,富士康已从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引进了部分高端人才,除了年薪“令人咋舌”之外,还开出了“按比例配股”等优厚条件。
“富士康在河南目前主要以机构件和组装两大板块为主。未来,富士康会在郑州打造智能终端的全产业链。”中金鼎晟(北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CE0程鹏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如是分析,富士康将来涉及的可能不仅仅是苹果的产品,所有的智能终端都会涉及。“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最关键的零组件——面板。在整个智能终端当中,无论是技术还是价值都占有重要位置。”再下来会引进一个很关键的IC集成电路网,“简单地说,面板就是眼球,集成电路网就是大脑,加上手机智能终端的研发,这就是全产业链。”
采访中,上述富士康高管亦坦陈,富士康在河南一直谋求积极转型,即加大自主研发,向创新企业转型。目前已研发出集电视、电脑、游戏、监控等为一体的高端显示屏,智能厨房、智能监控、智能游戏运动系统等高科技领域亦有建树。
“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富士康距离智能终端全产业链目标的落实,还存在着很远的距离。”郑州大学客座教授、银鸽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邹源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应理性看待“大项目”落地的难度——比如,富士康此番350亿元的资金募集,就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
“河南作为‘中国粮仓’,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做出了特殊贡献,也因此牺牲了不少发展经济的先机。从这个角度讲,河南目前需要更多的富士康。”王永苏坦言。
Apple Watch 蓝宝石屏幕已让苹果陷入两难
摘要:苹果在 9 月份的发布会上已经表示,Apple Watch 将分为普通款、运动款和定制式,其中后两款将采用蓝宝石屏幕。然而,苹果已经和唯一一家蓝宝石供应商 GT Advanced 闹翻,后者不仅申请了破产保护,同时还和苹果法庭相见。这样一来,Apple Watch 的蓝宝石屏幕问题应该如 何解决?http://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14/1130/e91caa41bee1273.jpg
早前有媒体报导称,苹果正在计划将 GT Advanced 旗下与蓝宝石相关的生产设施全部买下——其实这些东西也是苹果借钱给 GT 买的,意味着苹果并不想要让 GT 工厂关闭。但同时苹果也要面临一个问题:GT 本身不能生产出符合规格的蓝宝石屏幕,至少苹果在法庭上是这么说的。
既然 GT 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那么如果将 Apple Watch 蓝宝石屏幕的生产重任放在他们身上,难保不会再一次出现闹剧。但如果苹果不采用 GT 生产的蓝宝石屏幕,那么他们就要重新寻找供应商,苹果零售部高级副总裁安吉拉·阿伦德茨曾经暗示,Apple Watch 将会在春节过后上市,这样一来时间还来得及吗?
页:
[1]